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宫颈癌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Ⅰ~Ⅱa期宫颈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Ⅱb期以上放疗为主,辅以化疗;放疗适用于所有期别宫颈癌。随着宫颈癌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及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宫颈癌治疗效果同时保护患者卵巢功能成为医患双方共同追求的目标。本文通过检测宫颈癌综合治疗前后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率和表达量、细胞凋亡,统计术后肿瘤体积、宫旁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等预后因素,对比研究动脉灌注化疗对宫颈癌的效果。方法:收集无锡市第四医院2005年1月~2007年3月行动脉灌注化疗(A组)+手术、放疗(B组)+手术、静脉化疗同步放疗(C组)+手术治疗且临床分期为Ⅰb~Ⅱb期宫颈癌60例患者的完整病历资料。动脉灌注化疗方案:DDP80mg,E-ADM60mg和5-FU1g(总量),根据血管造影超选靶血管,通过微泵进行持续30分钟的灌注化疗,然后用新鲜明胶海绵栓塞靶血管,动脉灌注化疗1~2疗程;放疗方案:腔内后装A点剂量14~20Gy,外照剂量16Gy;放化疗方案:DDP80mg+5-FU1g静脉化疗,同步腔内后装A点剂量14~20Gy。最后一次治疗后10~14d内手术治疗。应用TUNEL法检测治疗前后各组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系统检测治疗前后各组survivin蛋白表达率和表达量,通过自身比较及组间比较来评估动脉灌注化疗对宫颈癌的疗效;同时进行组间对比研究三种综合治疗法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脉管浸润率、间质浸润率、宫旁浸润率及阴道浸润率等影响临床预后的因素来评估动脉灌注化疗对宫颈癌的治疗效果。试验数据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结果:(1)宫颈癌的总有效率A、B、C组分别为70.00%、55.00%和55.00%,A组与B、C组对宫颈癌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巨块型(>4cm)宫颈癌治疗有效率A、B、C组分别为83.34%、53.85%和58.33%;A组与B、C组对巨块型宫颈癌的有效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2)A、B、C三组治疗后宫颈癌组织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量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P<0.01,B、C组P<0.05);A组与B、C组的survivin阳性表达量下降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3)A、B、C三组治疗后宫颈癌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P<0.01,B、C组P<0.05);A组与B、C组的AI增高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4)A组与B、C组在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宫旁浸润率、脉管浸润率、深肌层浸润率和阴道浸润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动脉灌注化疗提高了宫颈癌非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尤其对于巨块型(>4cm)。(2)动脉灌注化疗明显降低了survivin蛋白表达率和表达量,提高了AI;(3)A、B、C三种治疗法均可降低宫颈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率和表达量、提高AI,但A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C组,B、C两组治疗效果相当。(4)动脉灌注化疗降低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脉管浸润、深肌层浸润和阴道浸润等预后因素的比例,增加临床和病理的完全缓解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