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及稠环四嗪类含能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fz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嗪类化合物具有高氮含量、低敏感性的特点,在新型高能材料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类化合物中,不对称四嗪具有比肩对称四嗪的能量,但报道很少且稳定性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稠环化合物是新兴的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含能化合物,且含能离子盐也是调控炸药性能的有力手段,基于此,为寻找性能优异的不对称四嗪高能钝感材料,本论文以1,2,4,5-四嗪为骨架,首先合成出3种不对称四嗪及其8种离子盐,再引入稠环结构,制备出6种稠环四嗪及其19种离子盐,并利用红外、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光谱进行了表征。培养得到15种化合物的单晶并获得晶体结构,大多数晶体分子平面性良好,键长平均化现象明显,均存在氢键和π" π堆积相互作用。利用DSC和TG-DTG法研究了不对称及稠环四嗪化合物的热分解行为,再采用非等温动力学方法对大部分化合物进行了动力学参数计算,获得了指前因子和活化能。基于以上数据获得热安全性参数,总结了影响热稳定性的规律。结果表明,大多数化合物在初始与剧烈分解阶段具有相接近的活化能,且绝大多数化合物为固相直接分解。高氯酸盐、铵盐、胍盐能提高四嗪化合物的热稳定性,二氨基三唑盐热稳定性和中性化合物相当。在不对称四嗪骨架中引入稠环和偶氮键能提升化合物的热安全性而稠环结构硝化会降低热安全性,但可通过形成离子盐得到提高。测试了合成化合物的撞击感度和密度,通过等键反应获得生成焓,计算预测了所有化合物的爆轰性能。结果显示3-肼基-6-(1H-四唑基)-1,2,4,5-四嗪羟胺盐(3)、3-硝胺基-6-(1H-四唑基)-[1,2,4]三唑[4,3-b][1,2,4,5]四嗪铵盐(17)、羟胺盐(18)、肼盐(19)爆速超过9000 m·s-1,爆压大于30 GPa,撞击感度低于RDX,另有多种化合物爆速超过或接近RDX,且比RDX钝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计算同时表明,偶氮键能极大地提高生成焓,但其对稠环四嗪最终爆速爆压的贡献有限,并会带来较高的撞击感度。稠环骨架可以降低撞击感度,提高生成焓。硝酸盐、高氯酸盐、羟胺盐、肼盐以及铵盐的爆轰性能优于其它盐类,可以利用分子间强氢键相互作用构筑高密度钝感炸药。采用Hirshfeld方法和RDG方法深入研究了四种无溶剂晶体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了密度、感度同结构之间的关系,发现大共轭体系和分子间强氢键相互作用有助于形成稳定且高密度的化合物结构,可用于指导高能钝感含能材料的构筑。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目的:应用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SS-OCTA)对比研究白内障术中不同眼内压患者手术前后黄斑区血流的变化情况,为白内障个性化手术参数设计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收集2021-01/04于四川省人民医院住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61例77眼,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37眼)和B组(40眼),术中分别予以75、90cm灌注瓶瓶高,相当于55.5、66.6mmHg术中平均眼内压。所有
小学主题教学模式实践是落实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小学生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举措。通过国内外主题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现状的文献梳理,沿着改革开放至今的历史脉络对小学主题教学模式发展做一回顾分析,进一步阐释小学主题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围绕主题为了提高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及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建立的展开主题任务活动的一种教学程式,厘清其特征、价值、功能、构成要素等
在“重返80年代”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本论文尝试打破传统文学史研究“思潮+作家+作品”的路径,以文学演进背后起支配作用的话语主体间的文学主导权之争为聚焦,来对80年代文学进行新的解读。就80年代文学话语本身而言,其承载了“延安时期”至“十七年时期”一脉相承的“文学—政治”话语体系至90年代市场经济影响下“文学—大众”话语体系间根本性转折嬗变的“桥梁”功能。那么,这其中有哪些话语主体?它们之间进行了
学位
学位
五台山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座以佛教菩萨道场闻名于世的名山,将此山视为神圣空间而产生的信仰体系称之为五台山信仰。五台山信仰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流传广泛、自成体系,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中国宗教发展史乃至世界宗教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对我国古代的国家政治、社会风俗、文化传播、民族融合、国际交往等方面都产生过重大影响。五台山信仰的发展从未离开中国文化的土壤,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社会中的不同信仰群体对五台山有
本文探讨IBMYP语言与文学课程现行教材的适用性。笔者以IBMYP语言与文学课程现行教材为研究对象,将教材本体特点研究作为经线,教材与课程大纲、教学模式和评估方式的适用性分析作为纬线进行探讨,从而提出未来教材编写建议。首先,笔者对IBMYP语言与文学课程特点进行介绍,从理念的角度明确该国际课程培养要求和目标,明确该课程整体化学习、注重过程学习和多元化评估三个特点。接着,笔者对国际学校一线教师进行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