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协调——《时务报》创办历程新解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hvv5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午战争的失败,给整个中国的思想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自强维新”的呼声日益高涨,一些传统的中国士大夫开始向西方探寻救国的道理。为了沟通信息,启发国民,为维新创造有利的政治氛围,他们中的不少人,萌生了办报的念头。 汪康年、梁启超、黄遵宪、吴德潇、邹凌瀚,这五位列名《时务报》创办公启的士大夫,正是五位有志于报事的维新人士。通过多方的奔走联络,他们将个人的努力汇集到一处,通过资源整合,形成了一个各方面条件相对来说都比较齐备的创办群体,群聚于上海,开始着手进行办报的具体筹备工作。 这个“合力”的过程,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所在。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整体性的视角,对《时务报》这五位创办者及在《时务报》创办一事上对其产生较大影响的亲友,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分析,详细梳理了《时务报》如何从一份构想中的报纸,最终变成现实的全过程。 概括地说,这是一个充满了冲突与协调的复杂过程。本文分析了几位创办者针对办报的各项具体事宜所进行的磨合,并追溯了各人不同态度的形成原因。对于以往研究中存在疑点的部分,比如汪康年对于报馆性质所持的观点,也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论政,试图对《时务报》各创办人员的历史功过做出更加公允客观的评价。
其他文献
汽车产业是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准,是体现一个国家社会进步和步入现代化、工业化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轿车市场的销量每
若不是滕老先生发明的布糊画,即便“补花”艺术不消亡,那些各种材质的布头和碎片,也会失去华丽丽变身的机会。源于补花手艺往河北承德丰宁去的游客,只要稍作了解,便会很容易
期刊
提出一种可以高效而精确地获得特定平面上挖掘机水平推压最大距离的方法。基于对正铲液压挖掘机运动学分析并排除挖掘机水平推压时铲斗姿态的盲位盲角,得到挖掘机水平推压的
本文首先通过对中外学者以及国内业界的调查性报道定义的梳理,界定了调查性报道的判断标准,并分析了电视调查性报道的特质。然后从文本——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制作—
期刊
传媒业是敏感行业,任何一个客观形势或条件的变化,都要求传媒业在内容模式、运营模式、盈利模式作出相应的变化。传媒预测变化、发现变化、经历变化的过程,也是对传媒反应能力、
期刊
在这个意义上,“岭南”与“当代”又是一个临界点,许钦松准确地站在这个视觉形式与文化意义的临界点上,形成了自我风格,由此成为“岭南画派”精神上的当代开拓者,为当代的“
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rn依赖自然、崇尚自然、向往自然是人类天然情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