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六代导演电影成长主题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x1e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一批作品如《长大成人》、《十七岁的单车》、《非常夏日》、《阳光灿烂的日子》、《小武》、《站台》等,成为在新的历史文化语境中的代表作,并显出与前一时代截然不同的风格特色。第六代诸多作品中,表现青春个体成长风貌的影片不在少数,青春个体成长上的影像表达也多种多样。处于特殊生命阶段的青少年群体,一方面,行为方式上对掩饰行为和各种“习惯”,表现出无意识或有意识的忽略与否定,桀骜不驯地逐生命热情而行;另一方面,身份上的诸种从属地位,使得青少年群体成长过程中,常常处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尴尬处境,呈现出独有的精神风貌;青少年在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中,有意识地以自身视角与评判尺度,来观察周围客观世界,常常造成成长中的迷惑与困顿。然而,个体终不能完全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而是处在彼此相互影响中(米德所谓互动)。青春个体成长风貌的形成,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仅从人与社会任何单一视角来看青春个体的成长,都是有失偏颇的。本文中引入米德符号互动理论作为研究视角。乔治·赫伯特·米德是20世纪美国重要思想家,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最著名的理论贡献,是建立在生命进化论基石上的“符号互动”理论。“19世纪生命进化论作为当时的一个重大发现,深刻影响到了米德,为他打开了从社会与个体的相互作用的角度,论述人的心灵与自我形成的大门”1。米德始终认为个体行为是社会行为的一部分,对于个体行为应该放到社会行动的整体中去理解;“认识,无论是人类历史中人的认识,还是个体心理的发展,都是有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2。米德符号互动理论最鲜明的特色在于,将个体与社会的相互关联作为理论的主轴。社会中的个体,并不是完全被其他因素决定的(非决定论)。米德认为,社会中的人处在周围事物的影响中。他对这些影响的反应,不仅仅是被动式的,个人在与环境诸因素的关系中,始终扮演着一个能动者与行动者角色。社会中人是行动着的,他会根据具体情境,对社会制度、文化观念、道德价值等,做出自己的反应,组织自己的行为。这即为米德所谓的“符号互动论”。本文主要从米德理论运行机制的连个层面,审视和分析影像中的青春个体,对电影中青春个体的形象与成长过程再认知。同时,对这一理论的适用性进行反思。本文的主要研究价值在于:从米德符号互动的视角,去审视中国第六代电影的成长主题,探寻处在社会互动环境下,第六代导演电影中青春个体的成长风貌,试探析成长风貌产生的原因,对第六代电影的成长主题有新的认知;更加客观地认识米德符号理论的优点及其不足。
其他文献
虚无主义将人类社会几千年所建立的一切价值准则彻底摧毁,把人们对彼岸世界美好的构想化为虚有,人们的精神变得匮乏,对待生活消极悲观,社会秩序变得混乱不堪。尼采与马克思,这两位
高校替课现象是最近在许多高校出现的一种新现象.高校替课现象的危害是浪费教育资源,亵渎教育资源,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诚信道德品质.高校替课现象出现的原因既有浮躁和就业难的
<正> 自古以来,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分离,使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特别是经过数千年封建统治者的强力作用,文言文已成为推行封建愚民政策的工具。随着近代教育改革的深
阐述了黄瓜花性型分化的遗传学、细胞学、生理学机制,以及影响黄瓜花性型分化的环境因子(温度、光照、湿度、密度、营养条件、气体条件)和控制措施。
以马来酸酐为原料、过氧化氢为引发剂,水相法合成聚马来酸, 改变催化剂硫酸铁( Ⅲ) 铵的用量和反应温度,获得了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与溴值、粘度、阻垢率的关系, 探讨了该聚合物的
研究了改性木质素磺酸钠水凝胶对水溶液中镉离子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 H值、温度及镉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木质素磺酸钠水凝胶对镉离子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文化产品的创造方式,受科学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依靠社会巨大的产业力量,集合多方面的智力成果,耗费大量的资金才能被制作出来。电影从1895年诞生以来,已走过10
任何社会现象都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一旦抛开历史的联系,所有法律现象都不能得到正确的把握和认识。在中国古代司法领域中出现“片言折狱”这一传统司法现象绝不是偶然的,它有
2011德班联合国气候峰会聚焦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持续发烧。低碳经济作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潮流,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旅游业是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