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土壤干层的形成机制、空间分异与主控因子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ixiao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正深刻影响着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传统水文过程,导致局部地区更频繁和严重的干旱。水循环过程中输入(如降水、灌溉)和输出(如蒸发、根系吸收和深层排水)的负平衡,会导致土壤干燥化,最终导致土壤剖面中土壤干层的形成。本研究针对因气候变化、植被过度消耗深层土壤水导致土壤水循环失衡形成土壤干层的问题,围绕黄河流域土壤干层形成机制、空间分异与主控因子这一科学问题,应用“传统土钻→自制深剖面取样系统→土壤冲击式原状土采样钻机”等取样技术,将土壤干层的研究尺度由点拓展到整个黄河流域。利用经典统计学、地统计学、地理加权回归等理论和方法,结合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技术和生物地球化学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干层的量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干层的年龄及其形成机制、黄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干层的空间分异及主控因子等,评价了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实施前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干层的严重程度,阐明了流域尺度下土壤干层的空间分异及其主控因子,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干层科学调控与植被布局提供了直接证据。所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洛川塬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剖面均存在土壤干层,尤其在林地和园地等深根系植物生态系统更为普遍。洛川塬土壤干层的平均厚度为233.75 cm,干层起始形成的平均深度为690 cm,干层内的平均含水量为12.37%,干层定量化评价指标(QI)的平均值为0.17,为I级轻度干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干层严重等级排序表现为:废弃园地>林地>草地>园地>农地。粉粒百分比含量较高的样地对应土壤干层起始形成深度较浅,土壤干燥化程度就会越严重,而质地较粗的剖面结果则相反。植物根系指标及其变异系数在0~200 cm土层中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在200~2100 cm土层中稳定,大部分植物根系分布在浅层土壤剖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中最大根系深度表现为:园地>林地>草地>农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植被类型、人工辅助经营措施等造成剖面中土壤化学性质浓度积累,可能通过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改变土壤水循环过程,进而对土壤干层的形成造成影响。铵态氮浓度越高的剖面,土壤干层较厚,干层起始形成深度较浅,土壤干燥化程度较严重;硝态氮浓度越高的剖面,土壤干层内平均含水量相对较少;土壤内p H值越高,土壤干层越厚,土壤干燥化程度越重。(2)洛川塬0~200 cm浅层土壤水分存在较大的变异,200~2100 cm土壤含水量随深度的增加,土壤水分的垂向分布规律越来越趋于一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0~2100 cm平均土壤含水量、平均变异系数和土壤储水量均表现为农地>园地>草地>林地,退耕还林还草显著改变了深剖面土壤水分条件。洛川塬的垂向土壤水分运移方式以活塞流为主,氚峰值平均深度为1030 cm,平均氚峰值为33.49 TU,平均深层土壤水补给量为29.29 mm·yr-1,变化范围较大。大部分剖面的氚峰值所处深度与土壤干层深度范围不重叠,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剖面平均深层土壤水补给量表现为:农地>草地>园地>林地>废弃园地,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干层严重程度结果大体相反。(3)基于氚峰法获得的土壤干层形成年龄,在7个存在土壤干层的剖面中,不同样地和剖面间土壤干层形成时间均不同。土壤机械组成不是土壤干层内深层土壤水补给量的主控因子,林地的土壤干层内机械组成通过显著影响深层土壤水补给速率(量)进而影响土壤干层的形成。根系结构并不是影响深层土壤水补给的关键影响因子,进而对土壤干层的形成影响不大。废弃园地内,深层土壤水补给过程对根重密度比较敏感。所有类型土壤干层内全磷含量、铵态氮含量和p H等土壤化学性质可能通过间接影响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消耗土壤水或形成难溶性物质阻碍深层土壤水补给,进而影响土壤干层。废弃园地土壤干层内酸碱性和林地土壤干层内硝态氮含量可能对土壤干层的形成有重要贡献。(4)在整个黄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剖面中均发现有干层,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土壤干层平均厚度为207 cm,干层起始形成的平均深度为133 cm,干层内平均土壤含水量为14.29%,QI的平均值为0.50。土壤干层4个量化指标均为中等程度变异,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干层具有显著影响,林地等深根系植物土地利用类型相较于农地和草地等浅根系植物土地利用类型更容易形成土壤干层。黄河流域干层厚度和干层内土壤含水量的半方差模型均可以用指数模型进行最优拟合,而干层起始形成深度可以用高斯模型进行最优拟合。干层起始形成深度和干层厚度的变程比干层内土壤含水量小,体现了较弱的空间自相关性。黄河流域上游和中游的土壤干层比下游地区严重。大部分采样点的土壤干层起始形成深度浅,土壤干层较厚,不利于深层土壤水补给,导致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形成干层。黄河流域土壤干层内平均含水量的空间分布呈纬度梯度分布格局。(5)影响黄河流域土壤干层厚度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为生物生长季日数和暴雨日数;影响干层起始形成深度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为持续湿期、土纲和土类;影响干层内平均含水量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为暴雨日数和田间持水量;影响QI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为日际平均温度波动和土类;表明大气因子和土壤因子对黄河流域土壤干层空间分异的影响较大。进一步分析发现,1981~2018年黄河流域极端气候指数的频率和强度总体呈增加趋势,空间分布表现出纬度梯度分布格局,与干层指标的分布基本一致。干层厚度和QI的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结果优于多元线性回归和经典地理加权回归,但经典地理加权回归对干层内平均含水量拟合的效果最佳。暴雨日数、田间持水量和土类分别是土壤干层厚度、土壤干层内平均含水量和QI空间分异的最重要影响因素。综上,本论文在查明不同空间尺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干层的空间分布结构和关键影响因子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干层特征、土壤水文效应及空间差异,为提出不同尺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干层调控的层级策略提供了直接科学依据,对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及类似区域土壤干层调控、植被优化管理、“土壤水库”功能维持、生态工程布局以及综合治理模式制定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全球气温持续升高引起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影响着人类活动以及各个产业的发展。我国包含四个干湿区,降水等值线很好的区分了不同区域的气候特征。为了更准确的应对未来不同区域可能的极端气候事件,了解不同降水量等值线上过去的气候变化特征、驱动机制以及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变得十分重要。树轮宽度为历史气候变化研究以及气候重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指标之一,树轮密度则可以弥补树轮宽度指标对古气候重建的一些不足,更全面的指示过去
学位
全球不同地质载体如黄土、石笋、冰芯、湖泊和深海沉积等,揭示更新世气候呈显著的轨道-亚轨道尺度波动,但变化的周期和幅度却有较大差异,其原因有待深入研究。位于亚洲季风区关键地带的渭河盆地堆积了深厚的新生代河湖相沉积,是研究轨道-亚轨道尺度气候变化的良好载体。本文以盆地内西安凹陷户县正庄村获取的风尘-湖相沉积岩心为研究对象,开展粒度和磁化率分析,结合岩性和测井参数变化,重建了渭河盆地1.8 Ma以来的气
学位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目标检测数据集的出现,目标检测算法在性能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在大规模数据集上进行精确标注是一项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很高的工作,每个不同的应用场景都需要标注特定的数据集,这导致了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目标检测算法之间存在着较高的数据壁垒,繁重的数据标注工作已经逐渐成为了目标检测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对数据标注依赖更小的弱监督目标检测算法成为了学术界的一个重点研究方
学位
自然及人为产生的物质在平流层对流层交换(Stratosphere-troposphere exchange,STE)过程中能实现跨越对流层顶传输,影响大气化学性质、破坏大气动力及辐射平衡,可形成全球化污染,并影响全球气候。示踪这些大气垂直运动过程,并揭示其带来的环境效应,不仅是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之一,也是我国制定大气治理政策与建立大气质量改善手段的重要依据。目前对于STE过程的观测方式主要
学位
东亚夏季风(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作为全球季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水文和能量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新世(Holocene)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温暖时期,也是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全新世东亚季风的演变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的规律及机制,而且可为未来全球增温背景下的季风演化趋势预估提供重要的自然参照。然而,目前全新世东亚夏季风气候演变
学位
吸光性碳气溶胶是大气中主要的颗粒态吸光物质,显著影响地球气候系统的能量辐射平衡。近年来,我国西部城市一直遭受着碳气溶胶的污染。本论文以西安大气吸光性碳气溶胶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开展了为期一年的PM2.5滤膜采样工作,基于二元模型获得黑碳(black carbon,BC)和棕碳(brown carbon,Br C)的吸光系数,探讨其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利用受体模型解析了碳气溶胶吸光系数的来源
学位
西风-季风环流在地球气候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北半球乃至全球气候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末次盛冰期时(Last Glacial Maximum,LGM),受外部边界条件变化的影响,北半球西风-季风环流发生了巨大改变,一定程度上调控了冰期旋回演变。然而,目前对LGM时期北半球西风-季风气候响应特征以及不同冰期外强迫的贡献及驱动机制尚不清晰。因此,本文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LGM时期北半球西风-季
学位
化学风化通过消耗大气CO2作为负反馈机制调节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维持着地球系统长期的气候稳定性与生物宜居性,尤其是构造隆升作用引起的硅酸盐岩风化被认为驱动了百万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在短时间尺度内(万年-百年),碳酸盐岩风化则是非常重要的碳汇过程。由于碳酸盐矿物的快速溶解动力学,碳酸盐岩风化可以对水文过程、土地利用等短期事件快速响应,因此被认为是解释短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核心机制。特别是近百年以来,
学位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了二次气溶胶在大气气溶胶污染和灰霾事件中的重要性。二次气溶胶因其来源、生成途径和生成机制的复杂性,在已有的研究中表现出较大的地域性差异。然而,关于高原地区和盆地地区的二次气溶胶的研究依然较少。因此,本论文研究了盆地内二次气溶胶的来源、生成途径、长距离区域传输和大范围减排对二次气溶胶生成的影响,以及高原地区与盆地地区二次气溶胶来源、差异和二次气溶胶的气-粒转化过程。研究具有独特性和创
学位
全球沙尘气溶胶源区分布广泛,多集中在北半球,主要包括北非、西亚、中亚、南亚和东亚干旱-半干旱地区。源区排放的沙尘气溶胶可以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效应影响局地甚至全球的气候。虽然以往对特定源区沙尘气溶胶变化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但尚缺乏不同源区沙尘气溶胶时空变化特征、成因及其气候效应的系统分析。本研究使用1980-2017年MERRA-2再分析数据集,对比分析了亚非中低纬度地区沙尘气溶胶的季节和年际变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