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如何养老?——以山东省L村为个案的养老模式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u85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千年的到来,我国已正式跨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我国完成了有些发达国家需要百年才完成的人口结构转变。这支日益庞大的银发军团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特别是随着城镇养老体系的日益完善,如何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也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的着眼点在于通过对L村为个案的养老模式分析,研究中国农村养老的现状及发展出路。 养老模式包括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两种基本模式。与西方社会不同,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社会一直由家庭养老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社会体制转型、人口与家庭结构的转变,单纯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老模式已经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笔者通过中西方文化对比发现,农村养老中存在的问题实际是在孝文化的逻辑打破之后,传统家庭养老文化坍塌所导致的。 农村社会特别是老年人在多大程度上认同家庭养老,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应如何处理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关系,是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笔者试图通过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历时30天的实地调查基础上,用“他者”的眼光对一个普通的村庄进行深描,揭示村民在传统养老文化与现实发生冲突时,如何利用可用资源巧妙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到各自生存的最佳位置,并进而讨论村民在自救过程中暴露出的种种社会问题及权力机构应在农村养老问题上扮演何种角色。 论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养老模式研究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及论文的主要线索。 第二章为理论综述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对文章关键概念的定义、中西方养老历史的回顾、文献述评及调查的视角与方法,为通篇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为L村的全景描述。通过整体论的方法,对村庄的全貌、有关养老的传统风俗及代际间的养老观念进行粗线条勾勒,为下文的进一步展开布置场景。 第四章为L村的养老现状,主要内容包括村中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处于不同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类型的老人个案分析。此部分为文章的重点章节,通过对田野资料的梳理、访谈个案的分析,展现不同背景的村民如何依托家庭和社会解决养老问题。 第五章为养老模式现状的人类学分析,此部分亦为论文重点部分。在对比西方养老文化形成的基础上,阐述以家庭为依托的养老模式不仅适合当前中国国情,更重要的是中国孝文化选择的产物。但是这种家庭养老不能是传统意义上的只以家庭为依托的养老,权力机构应承担起相应的保证老人基本生活的责任。 第六章为结论部分。即只有正确处理传统与现实的关系,才能合理协调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模式的关系,真正解决现代社会中的养老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去探讨体制改革后城市新移民的社会网络,立足于这部分群体的社会讨论网,分别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1)社会讨论网结构特征的动态变化问题,主要通过测量网络规模、网络密
20世纪80年代,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较大发展,但农村中小学生辍学仍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在注重知识、素质和人才的现代社会中,农村学生的辍学带来的
小作者原来不喜欢大黑猫,或许它是一只野猫吧,黑乎乎的像一袋“垃圾”.可是亲眼看到它漂亮地逮住一只可恶的老鼠后,小作者开始喜欢它了,感受到“善良的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必然的选择。新农村的主要特征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可见,新农村的“新”不仅应该表现为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应当是
国家与社会理论是宏大开放性的理论,国家与社会两个概念及各自对应的实体十分繁杂。以国家与社会作为理论框架研究时,如何选择合适、具有实体形态的研究对象,成为了首要解决的问
本文旨在对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进行全面剖析,力图为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找到合适的发展道路,促进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全文主体内容共分四个部分,第
期刊
期刊
学位
90年代以来,很多农村女性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产,越来越多的农村女性获得受教育机会,拥有婚姻自由权。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农村地区,以江苏省L村为代表,父权制、男权制得到削弱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