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以前期调研的文献为基础,了解了近些年来双吲哚类生物碱化合物的研究情况,总结了近年来从植物源中分离得到的双吲哚类生物碱,作为本论文的第一章内容。第二章对夹竹桃科(Apocynaceae)山橙属植物(Melodinus)川山橙(Melodinus hemsleyanus)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着重对生物碱类化合物进行提取与分离。第三章对分离鉴定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筛选。第四章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免疫抑制活性研究。第五章对生物碱类化合物进行了抗炎活性研究。最后一章对整体实验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本试验研究的创新点,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方向。山橙属隶属于夹竹桃科植大约有53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澳大利亚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有大约11种,其中许多传统上被用作民间药物。本实验以采自贵州毕节的川山橙为研究对象。通过酸碱处理和萃取等提取方法和柱层析色谱技术(正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等),制备液相,薄层层谱分析等常规分离手段,从样品川山橙中分离鉴定了不重复的化合物37个,其中新化合物4个(1、35-37)。骨架类型包括白坚木型(1-17)、长春曼胺型(18-20)、喹啉型(21-26)和长春胺型(27-31),其中包括6个双吲哚生物碱(32-37)。本论文通过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对川山橙中分离鉴定出的生物碱类化合物进行了免疫抑制活性实验,以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研究发现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免疫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6、9、12、37在浓度为40μM时的免疫抑制活性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它们对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化合物11、20、22、25在浓度为20μM时的免疫抑制活性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的差异;化合物16和18在浓度为10μM时的免疫抑制活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的差异。通过研究生物碱类化合物对小鼠巨噬细胞释放NO、IL-6和TNF-α的影响,发现化合物6和32具有较强的抗炎效果。将分离得到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对2株人体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4具有明显抑制2株人体肿瘤细胞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