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蜀道交通地理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nping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时期的蜀道是中央经陕西连接四川、西藏、云南、贵州的交通大动脉,对明清时期中央在西南地区的政治管控起了重要作用。学术界狭义的蜀道交通路线仍然延续“北四道”“南三道”的交通网络格局,其大致所经地区域为104°06′E-109°36′E,30°57′N-34°16′N。清康熙六年甘肃省从陕西省中分离,原属陕西的巩昌府归新设的甘肃省管理,因此,清代蜀道所经地除在陕西省和四川省境内外,甘肃省的秦州直隶州也有部分涉及。本选题除绪论和结语外,主要分为六章进行研究,其思路是首先进行明清时期“北四道”和“南三道”的交通路线的复原研究,并分析蜀道交通网络格局所形成的原因;再讨论蜀道所包括的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工具与交通运输效率;进一步探讨交通路线得以维系背后的驿递制度和交通道路的维修;最后再从政治管控、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环境影响等方面讨论明清时期蜀道交通对沿线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其具体研究内容为:第一章:分别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探讨明清时期蜀道发展原因。影响蜀道交通线路的地理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文、动物、植被等。其中,地形是影响交通的首要条件,坡度值的大小对蜀道交通路线的路况和行人通行难易程度具有重要影响。河流对交通运输网络结构、运输成本等有较大的影响,对古代交通路线的具体走向起到重要的限制性作用。蜀道交通线路的变迁还与政治中心的变化有关,连云栈和金牛道作为西南各省与首都联系的主要驿道,政治和军事因素是交通道路维系的重要动力。第二章:主要探讨明清时期“北四道”路线的走向与变迁;第三章:主要探讨明清时期“南三道”主线和支线的路线走向与变迁。第四章:探讨蜀道基础交通设施、交通工具与交通效率。交通基础设施,包括栈道、桥梁、津渡等,基础设施中最大的变化在于改木栈道为石碥路,这种变化也是森林资源耗费、修栈取材困难的必然结果。交通工具中,陆路畜力运输则主要以骡、马、驴等牲畜驮运为主;水路运载工具主要有船、竹栰。交通工具与交通运输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运输工具的速度越快,在相同时间内,能够运行的空间距离就越大。第五章:探讨明清时期蜀道交通驿递制度和养护管理制度。主要分析陕西、四川水马驿的设置情况、驿站的驿丞、抬夫、驿马配置、驿马管理、驿站的维护工作、驿传的治安管理、驿站经费来源,即站银、驿银,以及铺递、驿站的房舍建筑、驿站的住宿设备、驿站住宿管理及其使用情况。还探讨的明清时期交通存在着马瘦、马伤、马匹倒毙、马匹缺额者多;驿站住宿条件差;蜀道沿线地方供役往往不足,协济也较困难;驿丞老弱,各省驿站之夫役,大半虚名侵冒。驿站的衰落还表现在驿站管理的松弛、低效上,各驿站管理人员往往营私舞弊;公私驿递不分、公文遗失、过往官员随意科派;州县管驿,平常供应不可数计,亏空之弊渐深;土司进贡携带大量物品、任情需索夫马、沿途骚扰驿站等诸多弊端。第六章:探讨明清时期蜀道交通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本章分为五节,其中,第一节分别从蜀道对交通沿线的政治管控,尤其是秦巴山区府、厅、州、县的设置,关隘、寨堡、巡检司的设置,以及交通与沿线军事战争的互动关系等方面的作用。第二节探讨蜀道交通对沿线地方社会的影响,蜀道交通路线而形成的移民、会馆、商帮和商会的发展、地缘商帮与业缘商帮的发展、集镇的发展,对蜀道沿线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三节从商业场镇、税关、工农业产品的商业化进行分析蜀道对沿线经济发展的作用。第四节讨论交通对地方文化的影响,最后讨论蜀道交通对环境的影响。最后结语总结明清时期蜀道交通的历史地位及作用、分析明清时期蜀道交通的阶段性发展特征、思考蜀道交通地理研究新路径。
其他文献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市场消费结构升级,柑橘产业发展迅速,在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促进农民增收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产业迅速扩张的同时,生产供给和市场需求不匹配问题日益突出,以供给侧结构调整为主线的产业发展转型迫在眉睫。推广优新品种,调整品种结构,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发展机制是柑橘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但总体而言,柑橘品种结构调整仍然面临诸多困难,优新品种普及率低、品种推广缓慢、采用
中药材种植是契合国家健康战略发展的一个非常好的产业,其可以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而中药材种植除因地制宜、优选良种、提高产量和质量外,还要把握药材价格规律,抓住牛市行情。据中药材种植指南网对药市952个中药材品种数据分析,
期刊
地方本科高校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半壁江山,推动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一度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应用型”转型近十年来,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否影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或者说是否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制约转型效果、产生转型问题的因素有哪些?转型过程中是否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回归生本的路径有哪些?为力求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探究上述问题,本研究拟
学位
学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人类文明进步至今,“教师”不再只是一种职业的名称,也不仅是一个人群的指代,“教师”已然因在人类文明史上积攒的底蕴被赋予了历史的使命。国家命运、人民幸福、教师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师之于国家与民族,不只担负教书、管理等职责,更应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真正发挥“育人”的作用。这要求教师从历史的角度,具备肩负起培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所需人才职责的育
学位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自问世以来,在学科的外部社会建制化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学科的内生性知识增长却进展缓慢。由此造成了学科学术研究的零散化、碎片式、无序化、重复性表现极其明显,已经严重制约了学科学术地位的提升和知识体系的建构。对此,需要学科专业共同体从学科基本概念、主要范畴和核心命题入手,更加重视对学科内在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完善。学科学术研究成果是否有能力向概念、范畴和命题的体系化方
宋元时期宋、金、西夏长期对峙,蒙古部族从北方草原兴起,极具军事优势与征服野心,累年不断地四处攻伐,逐一覆灭原有汉地政权,并经忽必烈仿效汉法,建立起“内蒙外汉”二元体制中原王朝。尽管元廷开辟广袤疆域,结束五代以来几百年南北分裂局面,实现了多民族空前的统一并存与文化交流,但是原有政权消亡后,这个由少数民族第一次入主中原的大一统王朝面临各种社会与文化问题的挑战。不仅需要恢复社会秩序和维持体制运行,还要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