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识别技术在高校听障生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传递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zan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普通教学环境中,大量的教学信息通过语音形式传递,由于听障生接受语音信息的困难,因此如何将语音信息转化为听障生可以接收的视觉信息就成为听障生教学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传统的将语音信息转化为视觉信息的办法有教师用手语授课,学生通过读唇了解老师的讲授内容,以及学生课后查看其他同学的课堂笔记等。语音识别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将语音转变为文本的技术。由于该技术将听觉信息转变为视觉信息特点与听障生教学的需要相吻合,国外将该技术应用于听障生课堂已有30多年的历史,国内近年来也开始将该技术用于听障生教学。为了了解这种技术在听障生教学中的效果,国外对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效果已有持续至今近二十年的研究,其研究主要体现在通过访谈了解师生对该技术及其应用效果的态度或看法,或通过实验探讨该技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等方面。而国内还尚未见到有关研究。研究者认为教育的本质是通过信息传递来提高学生的素养和技能,而语音识别技术在听障生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其本质也是解决信息传递的问题,为此研究者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探讨该技术的应用效果。该研究采用了申农的信息传递模型和信息量的定义,结合课堂教学信息传递的特征,从信息熵、信息品质、字符数以及学生记忆和理解信息的状况等几个方面对课堂教学过程中传递的信息进行了度量,并针对不同类型信息度量的需要,确定了不同的度量方法。信息熵是对课堂中传递信息的客观度量,通过申农关于信息熵的公式直接计算。信息品质是对课堂中传递信息的主观度量,通过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访谈获得相关资料。字符数是根据该研究的特点对信息传递总量的客观描述,通过直接计算获得资料。学生记忆和理解信息的状况用来度量学生接受的信息,通过学生作答练习题获得相关资料。为了获得上述资料,研究者在28名听障生中展开教学实验并进行调查研究,对2名使用语音识别技术的教师进行访谈,并对研究者在使用语音识别技术过程中的田野研究札记进行分析。所获取的各种数据、实事以及有关的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在课堂中使用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增加教师上课时传递的信息量,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信息的理解程度,提高课堂教学信息的可理解性、完整性和有序性,传递更多抽象信息等。但同时该研究成果也表明,可能影响语音识别传递信息效果的因素极多。教师上课的内容、教师对课程的熟悉程度、教师除了语音识别技术以外其他传递信息的手段、教师声音品质、文本信息呈现的方式、文本信息的准确性、环境噪音、学生语言理解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等因素都会影响信息传递的效果。因受样本较少,研究时间短,研究者教学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还需要更深入的后续研究来进一步探讨语音识别技术在课堂中传递信息的效果。
其他文献
涉外文秘是一个全球性的职业,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涉外文秘工作越来越趋于现代化和专业化,对涉外文秘专业教育建设的规范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涉外文
近年来,随着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可穿戴器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在实际应用中,柔性的可穿戴器件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以纤维和织物为基底制作的柔性器件为解决穿着舒适
国内外发生了多起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Ω焊缝母材区域的泄漏事故,其主要原因为母材的应力腐蚀开裂(SCC)。通过恒变形应力腐蚀实验、慢应变拉伸实验和应力腐蚀裂纹扩展实验
民乐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探索建议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幼儿了解民乐文化;感受当地民乐艺术魅力;让民乐游戏深入幼儿教育;开设专门的民乐音乐课,通过音乐早期教育
文章通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第十六条"合作"条款和第二十七条"审议"条款内容和价值目标及意义的解读,认为"合作"条款和"审议"条款蕴含着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的制度
A380作为新一代大型客机的代表,数量庞大的大尺寸舷窗设计是众所瞩目的关键课题之一。通过与其他机型采用的窗框方案对比,重点分析A380窗框结构方案的优势,研究窗框结构的受
通过研究光照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特性、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以期为中药栽培中的立体生态环境选择和调控、间套作体系设置等生产问题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部分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