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衡量中国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然而,中国小而分散的土地经营方式却开始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且我国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都难以与其它发达国家的大规模农业相竞争。土地规模经营不仅是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土地规模经营对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可以为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和制定农产品出口政策提供决策参考。通过对中国土地规模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发现,中国还处于农业现代化初期。从土地投入角度看,中国土地经营仍处于较小规模,并且这种小而分散的土地经营规模会进一步影响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从农业生产效率看,中国劳动生产率呈现上升趋势,但土地产出率的增长不明显。而另一方面,通过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农产品贸易总量呈现飞速增长趋势,但自2004年起,农产品贸易开始出现逆差。在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方面,对比美国和日本的相关评价指标后得出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仍处于劣势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探讨的结论是,中国土地规模经营对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一般是通过土地集约化、农业机械化和生产科技化三个方面产生影响的。为此,选取了1986—2013年相关数据,利用时间序列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土地规模经营对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在长期土地集约化水平与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正相关,短期与之负相关;(2)不管在长期还是短期,农业机械化水平都与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呈正相关;农业科技投入水平与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呈负相关。因此,中国利用土地规模经营来促进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大有可为,具体建议有: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以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提升农业机械水平以提高农产品生产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以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