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老龄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增龄性肌肉减少症是伴随老龄化进程的一种老年综合征。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对增龄性肌肉减少症的积极干预效果已被证实,但作为一种有效改善老年人肌力、平衡、协调能力的传统体育运动—太极拳,对增龄性肌肉减少症影响的研究却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分析12周太极拳锻炼后肌肉减少症老年人肌肉力量、肌肉质量、肌肉功能表现和步态特征的变化,探索太极拳对肌肉减少症老年人的干预效果。方法:参照亚洲肌肉减少症工作组制定的诊断标准,在山东省曲阜市选取符合条件的36名女性老年人,随机分为太极拳组(n=18)和对照组(n=18)。太极拳组进行为期12周、每周3次太极拳干预和每2周1次健康知识宣讲,对照组只进行每2周1次的健康知识宣讲,期间不进行任何有规律的训练。干预前后分别测试两组以下指标:(1)肌肉力量:握力、背力、髂腰肌肌力、股四头肌肌力、腘绳肌肌力、胫骨前肌肌力;(2)肌肉质量:上肢肌肉质量、下肢肌肉质量、躯干肌肉质量和总肌肉质量;(3)肌肉功能表现:功能性伸展距离、起立行走时间、单腿站立时间、6分钟行走距离和SPBB量表评分;(4)步态特征:使用PRO惯性动作捕捉系统采集受试者平地行走时的时间-空间和下肢关节角度数据。测试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2×2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前后测的组间和组内差异性。结果:1.肌肉力量变化:太极拳组干预后躯干背力和下肢髂腰肌肌力、股四头肌肌力和胫骨前肌肌力显著大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无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太极拳组髂腰肌肌力、股四头肌力和胫骨前肌肌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肌肉质量变化:太极拳组干预前后无差异(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无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肌肉功能表现变化:太极拳组干预后计时起立行走时间显著小于干预前(P<0.05)单腿站立时间、功能性伸展距离、6分钟步行距离和SPPB量表评分显著大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无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太极拳组计时起立行走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分钟步行距离和SPBB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步态特征变化:(1)时间-空间参数:太极拳组干预后步速、步幅、步宽较干预前显著增加(P<0.05)双支撑时间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无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太极拳组步幅和步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关节角度参数:太极拳组干预后髋关节、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和关节活动范围显著大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无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太极拳组髋关节最大屈曲角度、髋关节和膝关节活动范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12周太极拳可以提高肌肉减少症老年人躯干肌肉力量和下肢肌肉力量,对上肢肌肉力量改善不明显。2.12周太极拳对肌肉减少症老年人肌肉质量改善无显著作用。3.12周太极拳可显著改善肌肉减少症老年人肌肉功能,提高平衡、协调和运动等能力。4.太极拳可改善肌肉减少症老年人步态特征,提高其步速、步宽和步幅,减少双支撑期时间,增加髋、膝和踝关节的屈伸能力以及髋、膝的关节活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