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地基增强系统(GBAS)全寿命周期风险评价研究

来源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j8u5y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们国家自主进行实施、发展并且在我国研发基础上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基增强系统(GBAS)是在三个卫星增强系统部分中的一个,全球所有卫星导航系统在组成上包括很多子系统:卫星系统、地面子系统以及机载子系统等。本文首先针对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寿命周期中的前期审定许可阶段,深入理解美国FAA规章、欧洲卫星导航地面设备许可运行文件,建立了美国、欧洲空管系统以安全性为核心的许可审定框架。同时引入LCC成本分析理论,提出目前GBAS成本分析理论存在的问题作为风险评价指标;然后筛选许可审定模型中的重点流程要素,建立北斗GBAS寿命前期风险评价指标模型。考虑完好性风险,梳理完好性监测系统的理论方法,总结了在北斗卫星信号传输过程、机载用户端进行定位解算过程中影响完好性的风险因素,提出将定位精度、完好性中电离层风暴、多路径效应、卫星轨道钟差等作为北斗GBAS寿命中期风险评价指标因素。利用文献整理法、专家打分法筛选寿命前期、中期的风险评价指标,最后形成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风险评价,以此满足民用航空中高精度、安全性要求。利用全寿命周期理论模型对北斗GBAS设备从生产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到设备维护阶段,开展理论分析、关键性因素的提取构建北斗GBAS设备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确定了由准则层到指标层中所有风险因素的权重值,进行专家打分之后由每一个风险指标所占的权重值计算出寿命周期中每一个阶段的安全程度以及整个系统安全程度得分,进行结果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可采用的能有效应对北斗GBAS风险的措施。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推进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北斗卫星导航地基增强系统的发展,并且在往后北斗GBAS应用于民用航空或者其他领域时的许可运行、投入建设等为工业方提供可参考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集装箱码头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实现港区内自动化无人运输。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以下简称“南沙四期码头”)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的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intelligent guided vehicle,IGV),形成新一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安全系统。本文以南沙四期码头为例,针对南沙四期码头IGV运行环境,从单机硬件保护、单机自动化控制保护、车
期刊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被广泛地应用在航海领域,对于航海领域的发展有着积极推动作用。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还有许多需要优化和完善的地方,只有对相关技术进行不断调整,才能将其自身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本文首先对于北斗系统进行概述分析,并阐述了当前北斗系统的应用现状,进而探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航海领域的具体应用。
在地理教学中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既是中学地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动力。本文从区域地理视角出发解读分析“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形成背景及其精神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整体性的情境创设,将其与初中地理教学有机结合,既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又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为了完善智能铁路服务平台设计方案,选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平台开发工具,打造一体化集成平台。该平台以铁路数据服务平台作为支撑,对卫星采集到的信息加以处理,向用户提供定位、通信、授时等服务。应用测试结果显示,本平台能够生成各个节点采集的位移信息,从而准确判断边坡问题。另外,平台通讯作业稳定,获取数据时效性、精准度较高,可以作为铁路服务辅助工具。
期刊
辐射光压模型是导航卫星精密定轨的研究热点之一。辐射光压的建模方法主要有经验方法、半经验方法和解析型方法。经验方法由于简单易用、无需知道卫星相关信息等特性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经验光压模型得到的卫星轨道质量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在辐射光压建模中引入更多航天器相关的信息可以弥补经验模型的缺陷。中国北斗卫星系统2020年建设完成并向全球提供服务,卫星的轨道精度是系统服务性能的重要指标。更好的辐射光压模型可
为探索桉木的最佳气干方式,以5年生巨尾桉广林9号(Eucalyptus grandis×E. urophylla GLGU9)锯材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分析堆积高度、堆积方式和堆积场地对桉木气干速率及干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气干方式为堆积高度为2 m,采用隔条堆积法,堆积地点为阳光棚;采用该方法,桉木锯材从初含水率120%气干至30%共需28天,含水率下降速率为3.12%/d。堆积方式是影响
为验证北斗监测系统在水电站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效果,以龙滩水电站为例,选取部分基准点和监测点组网并安装北斗信号接收机,开展数据采集工作。通过对比分析监测结果,表明采用北斗监测系统的监测结果可准确地反映各变形点的形变过程与规律,且与传统监测系统的监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能达到变形监测目的。该系统可实现全天候、不间断监测,具有高可靠性、稳定性、准确性的特点,且监测效果良好,在水电站变形监测领域具有广泛的
周跳是载波相位上一种特有的现象,即使在载波相位中仅存在一周的周跳也会给定位的精度带来几厘米的误差,其发生的大小、历元和数目更是不可预测。因此,周跳的探测与修复对于卫星导航领域十分重要,但周跳的随机性也给探测与修复带来了挑战,主要在于小周跳和不敏感周跳的探测。针对传统伪距-相位组合中伪距噪声过大的问题引入了多普勒观测值进行辅助;同时再联合无几何相位组合构成一种新的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在信号方面,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