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视域下英汉医学语篇的名物化对比分析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zh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物化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普遍出现在科技、新闻报道、医学以及法律文本等中。众多学者已对名物化进行深入研究,如一些学者们从功能主义视角下探讨科技文本的名物化现象,另一些学者们探讨名物化的英汉翻译等问题,但对医学文本名物化的研究关注的不多。本论文旨在探讨医学文本中的名物化现象,选取目前广为关注的新冠肺炎医学文本为研究对象,进行英汉名物化对比分析,旨在探讨名物化的运用机制、名物化的功能、以及英汉名物化使用上的差异。
  本论文以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系统功能理论认为语言有概念、人际、语篇三大纯理功能,这三个功能体现语法隐喻。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和语篇语法隐喻。名物化是概念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实现语法隐喻的有力手段。本论文选取了15篇新冠肺炎相关的英文医学文章和15篇新冠肺炎相关的中文医学文章。针对如下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1)英汉医学语篇中名物化的使用在词汇、小句和语篇层有何特点?
  (2)英汉医学语篇中名物化的使用在词汇、小句和语篇层有何异同?
  (3)影响英汉语篇中名物化使用的原因有什么?
  通过以定性分析为主和以定量研究为辅,研究表明:
  (1)英语医学语篇中的名物化特点如下:在词汇层,无论是直接用作名词的动词或者形容词,还是派生作名词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其含义都与原来的名词和形容词含义相关或者相近。在小句层,名物化现象的使用量不是特别多。名物化的使用使句子结构的意义发生了扩大。在语篇层,英语医学语篇名物化的概念功能体现在名物化的使用使语言更加专业,表达概念更具有逻辑性,人际功能体现在表达更加客观权威,语篇功能体现在语言更具简洁性。而汉语医学语篇中名物化的特点为:在词汇层结构形式没发生变化,依旧为―动词/形容词+的‖,但是在小句层发生了变化,为―名词/名词性成分+的‖、―动词+动词‖。含义上的变化则为语义上的扩大。汉语医学语篇中,小句层出现大量―名词+的+名词‖的结构,句型引起的名物化现象比词汇引起的名物化现象高出很多。在功能方面,汉语医学语篇名物化的概念功能体现在名物化的使用使语言更为正式和简洁,人际功能体现在语言更为客观和正式,语篇功能体现在篇章更客观、严密、简练。
  (2)英汉医学语篇中在词汇层的相同点体现在英汉医学语篇中都使用了动词名物化现象和形容词名物化现象,动词名物化使用频率都高于形容词名物化使用频率。不同点体现在英语医学语篇中的词汇层的名物化现象的使用有派生的词汇。在小句层英汉医学语篇中名物化的相同点体现在名物化的使用都使句子的含义更为丰富,不同点体现在汉语医学语篇中的小句层名物化的使用频率要高于英语医学语篇中小句层名物化的使用频率。在语篇层,无论是在英语医学语篇还是汉语医学语篇中,名物化都会使语篇更客观、正式、具有衔接性。
  (3)相似的原因为:人类认知能力的普遍性使得英汉医学语篇都存在大量名物化现象,在名物化使用过程中,信息被高度浓缩,使具体概念抽象化,表达上更为简洁,使得语篇更加客观精炼。英汉医学语篇名物化使用的不同原因是英语词汇的特点就是可以派生出更多的词汇。而汉语医学语篇中存在大量“名词+的+名词”的结构,使用这个结构让汉语医学语篇中的名物化现象的使用增多。
  本论文探讨英汉医学语篇的名物化问题,对名物化现象进行深入探析,并对名物化的使用从词汇、小句、语篇层进行英汉对比,对使用的频率进行统计分析,对进一步解读医学文本以及新冠肺炎相关的医学文本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在英语中,名词是最重要的词类之一,而许多名词往往都是由名词化形成的。名词化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语法手段。通过名词化,其他词类的词语可以表达名词的概念和意义,即一个单词很有可能拥有几个不同的含义,对这些新获得的词义本族语者通常不会感到混淆,但是对于二语习得者来说则很难理解。所谓的名词化是指不同词性之间的转换,那么,它的产生是否具有任意性和理据性。如果是有理据的,我们又该如何解释其
学位
托马斯·克莱顿·沃尔夫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为受人敬仰的杰出小说家之一,被誉为是美国罕见的文学天才。他被推崇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并且对“垮掉的一代”的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发表于1929年的《天使,望故乡》是沃尔夫的处女作,也是他最成功的作品。小说主要涵盖了主人公尤金从1900年出生直至19岁时最终离家的成长经历,以尤金的成长过程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美国青少年从失落到追寻的复杂内心世界。  迄
学位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黑人女性文学之母,其作品《他们眼望上苍》是黑人文学中第一部充分展示黑人女性意识觉醒的作品,产生于美国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异常尖锐的背景下,讲述了珍妮经历三次婚姻后自我意识觉醒的故事。小说的丰富内涵和历史意义赋予了其多重阐释视角的可能。然而传统的研究主要把焦点集中在文本内部,而忽视了文本之外的内容对文本产生的影响。新历史主义认为作者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通过与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协
学位
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2019)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作家,她关注黑人的命运,尤其关注黑人女性的命运,对她们所遭受的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男权主义压迫表示同情。托尼·莫里森在文学界的影响深远,她的第十部作品《家》一经出版,便受到西方文坛乃至整个文学界的好评。本文从空间批评的角度出发,以加布里尔·佐伦的空间批评理论为主要依据,分别从地志空间、时空体空
学位
路易丝·厄德里克作为“印第安文艺复兴”第二次浪潮的代表人物之一,创作了十五部长篇小说和多部诗集、散文集,逐渐得到了文坛的关注,也得到了极高的声誉。《爱药》是她的第一部小说,一经出版就大获成功。该小说包括18个小节,每一个故事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讲述的,一个故事中的事件有时会被不同的叙述者在复述中加以修正。《爱药》不是一部遵循线性、时间顺序、主人公导向传统的传统小说,学术界对该小说的体裁一直有争议,但是
学位
作为美国当代文学史上最出色的非裔作家之一,爱德华·P·琼斯倡导在再现历史的同时大量加入文学创作的元素,极大地丰富了描写普通人生活的表达范式,开创出以平静克制的语调模式来进行关于人性主题的分析。2003年他转向长篇小说并创作发表出影响深远的史诗体小说《已知世界》。琼斯在作品中一直是美国文化生活的记录员,他的创作基于现实理念并加入了文学和历史的创作因素。不少评论家对琼斯再现这样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颇为赞
学位
夏洛蒂·勃朗特作为十九世纪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维莱特》是她生前最后一部自传体小说,历来被认为是传统小说中的经典。小说女主人公露西·斯诺经历了由自我意识的获得与深化到自我奋斗阶段,达到自我实现的人生境界的心路历程,从侧面体现了夏洛蒂的生存状况。本论文拟从埃里希·弗洛姆的异化理论视角下探讨《维莱特》中的异化问题。埃里希·弗洛姆的异化理论主要分为人性论、异化理论和爱的理论三个重要部分;人性论是分析人
学位
在我国“一带一路”的宏大背景下,西部文化逐渐繁荣,并在丰富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彰显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西部文学作品将我国西部独有的自然风貌,文化价值和语言特色体现的淋漓尽致。著名西部文学作家雪漠的“大漠三部曲”之一——《大漠祭》从新的文学视角出发,真实再现腾格里沙漠普通民众的艰苦生活和西部凉州人民的生存画面,展现了浓厚的语言特色并彰显了西部人民鲜明的价值观。然而,目前对《大漠祭》的探讨多数停留在小说本
学位
来自互联网的科技新闻语篇是人们获取最新科技信息的最有效的资源。研究发现,科技新闻语篇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隐藏着作者的态度、立场及人际意义。目前对科技语篇的研究主要是从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主述位推进模式、词汇语法,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概念整合以及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二者的结合等方面来研究,有学者研究过评价系统中的态度系统,而研究科技新闻语篇中的介入资源以及对比分析英汉科技新闻语篇中的介入资源
学位
习语是各民族语言表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其高度规约化的语义和精准压缩化的形式成为了语言学研究的焦点,研究的维度也呈现出多样性。结构主义语言学从语言结构的层面聚焦于习语的形式问题。转换生成语言学将习语的研究排除在外;功能主义语言学主要关注习语的表达功能,它们都没有从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维度探究习语结构形式与语义表征的关系。至于建构英汉习语的语义识解机制并加以比较的研究成果就更少。本文从概念整合理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