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bachia对稻飞虱胞质不亲和影响的分子机理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olbachia是一种胞内共生菌,其在节肢动物中广泛存在,凭借胞质不亲和的作用Wobachia可以在寄主种群中快速扩散。胞质不亲和的现象表现为感染Wolbachia的雄虫与不感染Wolbachia的雌虫交配,或者与携带不同Wolbachia株系的雌虫进行交配,后代不孵化的现象。这种胞质不亲和的表型可以被携带同种Wolbachia的雌虫所拯救。目前对于胞质不亲和的机理已经有几个比较成熟的模型,但胞质不亲和的机理仍然是一个谜题。一些研究表明,Wolbachia在精细胞的形成过程中会对精子细胞有一定的修饰作用,这些修饰作用可能对雄性精子造成一些损伤,这些损伤可能会诱导胞质不亲和的形成。然而Wolbachia在性腺的滴度与CI的强度并不是完全正相关。Wolbachia也可以为寄主提供生殖优势。可以为其寄主提供生长发育必须的营养物质,Wolbachia对某些寄主的胚胎发育至关重要,也可以影响一些寄主的产卵行为。Wolbachia还可以影响一些寄主昆虫对病毒的抗性;甚至在果蝇中可以抑制一些致病菌的作用。Wolbachia还感染线虫,对线虫的胚胎以及幼虫的发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持续提供这些有利的因素,Wolbachia可以为寄主提供适合度优势,让自己在昆虫种群中迅速传播。灰飞虱是一种重要的水稻害虫,Noda等人的研究已经表明了在灰飞虱实验室种群中胞质不亲和的现象是完全的。褐飞虱和灰飞虱感染不同的Wolbachia株系,进化关系很近。研究表明,Wolbachia可以增加这两种飞虱的产卵量。两种飞虱的分布区域不甚相同,特别是越冬的区域,两个飞虱之间差异很大。对于褐飞虱来说,越冬北界21-25°N,对于灰飞虱来说,可以在亚洲区域的所有水稻区域越冬。此外褐飞虱可以在从热带到43-44°N迁移危害,但是对于灰飞虱来说,并不能在热带危害水稻。这两种飞虱适合的温度范围不同,灰飞虱是20℃-27℃,褐飞虱是20℃-30℃。Wolbachia能否在整个温度区间内都增加两种飞虱的产卵量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为了探究Wolbachia诱导灰飞虱胞质不亲和的分子机理,我们选择了四日龄感染和不感染灰飞虱精巢进行比较转录组研究。在感染和不感染组合中,我们发现5190个基因表现出了显著差异,其中有2266个上调基因,2924个下调基因。根据GO功能注释,发现这些差异基因主要被注释到14个GO terms中,包含于生物学过程以及分子生物学功能两个大类中。生物信息学鉴定出了许多与生殖相关的差异基因,其中iLvE基因表现出了最大的下调,它控制着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CDK1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它是细胞代谢循环的重要组分;Lola作为染色质浓缩的重要效应子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我们接着检测了五种与生殖相关的下调的差异基因在不同日龄感染和不感染灰飞虱成虫精巢中的差异表达量。在感染的灰飞虱熊虫精巢中,iLvE、Lola以及CDK1都有超过0.5-fold的差异。表明这三个基因可能参与参与Wolbachia对寄主的修饰过程。通过RNAi干扰的方式,我们对不感染灰飞虱雄虫中的iLvE基因进行了敲除,在与不感染的雌虫交配后,卵的孵化率显著降低。而且这种现象可以被感染的雌虫营救。对不感染雄虫中的其他两种基因同样进行敲除,在与不感染的雌虫交配后,孵化率同样显著降低,然而并不能被感染的雌虫拯救。此外,在不感染的灰飞虱雄虫人工饲料中,减少支链氨基酸的含量,也会导致雄性不育的现象产生。此外,我们的结果也表明,降低支链氨基酸的含量也可以通过减少每次雄虫与雌虫交配精子的转移数目来增加Wolbachia对精子修饰的时间。上述的所有结果都表明,在灰飞虱精巢中,Wolbachia可以通过作用于iLvE基因,进而影响支链氨基酸的形成,从而减少每次雌雄交配的精子转移数目,从而最终导致胞质不亲和现象的产生。接着我们研究在不同温度下,Wolbachia对灰飞虱和褐飞虱的产卵量的影响。我们的结果表明,无论灰飞虱或者褐飞虱雄虫是否感染Wolbachia,只要雌虫感染Wolbachia,两种飞虱的产卵量相比对照组都有显著的上升。经过对两种稻飞虱卵巢中Wolbachia滴度的检测,我们发现在3-5龄灰飞虱和褐飞虱卵巢中Wolbachia的含量保持稳定,表明Wolbachia可以为寄主持续提供有利的因子。为了寻找这些可能存在的有利因子,我们对两种稻飞虱的Wolbachia基因组进行了测序。通过GO注释,我们发现测序的两个Wolbachia基因组有着相似基因组成。不同基因功能注释主要在细胞循环过程、代谢过程、绑定以及细胞质活动等方面。为了进一步寻找这些有利因子,我们将两个Wolbachia基因组的基因导入到KEGG数据库中。两个基因组在KEGG通路富集层面也有着相似的构成。这两个Wolbachia基因组都包含完整的三羧酸循环通路、脂肪酸合成通路、氧化磷酸化通路、肽聚糖的合成通路和类脂酸代谢相关通路。两个Wolbachia基因组中包含完整的biotin和riboflavin合成通路,这与在wCle株系上发现的结果类似。质谱分析也表明感染的灰飞虱和褐飞虱比不感染的灰飞虱和褐飞虱体内biotin和riboflavin的含量更高,这与基因组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我们继续通过在感染和不感染灰飞虱和褐飞虱人工饲料中减少和增加两种维生素的含量进一步验证他们是否参与调控温度压力下寄主产卵量的增加。结果与我们推测的结论一致。上述结果表明,Wolbachia可以通过调控雌虫中biotin和riboflavin的合成来调控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灰飞虱和褐飞虱的产卵量。
其他文献
水稻是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瘟病和水稻纹枯病是世界性的水稻病害,严重危害水稻的生产安全。水稻—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互作系统是研究寄主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典型模式系统,其中非编码RNA尤其是小分子RNA在植物应对不同逆境胁迫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拟通过高通量测序挖掘更多参与调控水稻对稻瘟病免疫防卫反应的miRNA,从小分子RNA水平深入了解水稻—稻瘟菌互作的分子
鳞翅目幼虫表现多种防卫行为来对付寄生蜂的寄生,包括逃避、攻击以及群体协同防卫等,防卫行为的效力可因寄生蜂种类不同而异,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寄主通过防卫可降低被寄生的风险,但需付出一定的适应度代价,该代价包括行为和生理些变化,称谓“非蚕食效应”(风险效应、非致死效应),该效应与天敌取食寄主的所谓“蚕食效应”(致死效应)共同对寄主发挥抑制作用。迄今,对寄主昆虫防卫行为的研究多以定性或简单的定量描述为
由稻瘟病菌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上的三大病害之一,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发生后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给水稻等谷类作物的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目前防治稻瘟病主要采用选育抗病高产的优质品种,同时结合化学药物防治。由于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易变,抗病品种种植过一段时间后其抗性容易丢失,所以防治稻瘟病一直是水稻种植生产上的一大难题。2005年稻瘟病菌全基因组测序完成,为从分子水平上对稻瘟病菌中的致病相关基因的功能和分
对寄生蜂的研究往往集中于那些寄生植食性昆虫的种类,而对捕食性昆虫的寄生蜂生物学、行为和生态学所知甚少。本研究在摸清南京地区七星瓢虫Coccirnella septempunctata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的寄生性天敌种类后,针对以七星瓢虫为寄主的2种幼虫-蛹跨期寄生的近缘啮小蜂—瓢虫啮小蜂Oomyzus scaposus和黄胫啮小蜂O.flavitibialis(暂定名),首
前期研究表明PCA能够干扰Xoo的氧化还原平衡状态,导致菌体内活性氧(ROS)显著积累,因此本研究对Xoo和Xoc中所有过氧化氢酶在PCA作用过程中的功能进行了探索,发现PCA可以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编码基因catB和katE的表达量。此外,外源添加过氧化氢酶可以降低Xoo和Zoc对PCA的敏感性。Xoo和Xoc中过氧化氢酶基因catB缺失突变体中过氧化氢酶活力均显著降低,对PCA敏感性增强,对水稻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是水稻生产上重要的刺吸式害虫,不仅刺吸水稻汁液造成直接为害,还传播一些水稻病毒病。目前,防治灰飞虱的主要措施是利用化学杀虫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及农药残留,且会使灰飞虱对药剂的敏感度降低,抗药性增强,破坏生态平衡等问题。挖掘和利用抗虫基因是防控灰飞虱绿色、安全、经济有效的手段。药用野生稻蕴藏丰富遗传多样性和大量优异基因。利用药用野
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侵染大豆引起的疫霉根腐病是大豆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平均每年给全世界大豆生产造成10-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防控大豆疫霉根腐病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是种植抗病大豆品种。大豆疫霉与大豆的互作符合“基因对基因”假说:当大豆疫霉携带无毒(Avr)基因而大豆携带对应的抗病受体(R)基因时,大豆R受体如果能特异性地识别疫霉菌Avr基因产物,就能为大豆提供对大豆疫霉的抗
磺酰脲类除草剂苄嘧磺隆因其活性高、杀草谱广,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但苄嘧磺隆在土壤中的半衰期长达3个月,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该除草剂在农田土壤中残留累积严重,易对后茬敏感作物产生较严重的药害问题,造成经济损失。如何去除农田土壤中苄嘧磺隆的残留,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本实验室前期筛选的苄嘧磺隆高效降解菌株Hansschlegeliazhihuaiae S113为材料,选择田间苄嘧磺隆残留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引起的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小麦叶部病害。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农业生产中控制该病害最有效和环保的措施。由于生产中应用的主效抗病基因容易被快速进化的病原菌克服,这就需要不断发掘新的抗白粉病基因来应对这种挑战。小麦抗病基因的克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抗病机制和进行抗病分子育种。为了发掘在野
大豆疫霉根腐病(Phytophthora root rot of soybean)是由土传卵菌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sojae Kaufmann&Gerdemann P.sojae)侵染引起的大豆病害。该病害可在大豆各个生育期发生,造成大豆严重减产,利用抗耐病品种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抗源筛选是获得优异抗病种质最主要的方式,而抗病基因的挖掘是研究大豆抗性分子机制的主要途径。本研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