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典型稻田土壤有机碳固定机制研究——基于长期试验及跨地域统计分析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土壤固碳作为《京都协议书》认可的固碳措施之一,对稳定生产力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双赢的积极效应。国际农业土壤固碳研究也一直十分活跃。目前对土壤固碳的容量及库间的分配、转化与稳定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和认识,并随着现代有机质分析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的固碳机理研究。目前关于不同农业管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分布已有较多的研究报道,而稻田土壤作为我国特色的耕作土壤,其固碳潜力较大,固碳效应明显,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阐明稻田土壤固碳的机理对于发展增产和减排共赢的稻作农业技术,增强稻作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我国南方典型稻田土壤为对象,采用典型系统解剖和跨地域统计分析,研究长期试验体系中不同施肥管理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及其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分配的变化,并以活性有机碳组分-颗粒有机碳为代表,解剖稻田土壤有机质积累中有机碳组分的化学稳定机制,以阐明有机碳变化与环境因素、作物生产的关系,揭示有机碳积累中不同组分的转化特点,诠释稻田土壤有机碳固定中物理保护-化学结合和稳定的作用,充实稻田土壤有机碳固定机制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试验探讨有机碳固定的途径和方法,为国家发展可持续稻作农业和固碳减排技术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一、颗粒有机碳的积累是指示稻田土壤固碳的敏感性指标   以太湖地区黄泥土为例,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下颗粒有机碳(POC)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本体土壤(bulk soil)中TOC和POC的深度分布均符合幂函数方程(Y=aX-b)。不同的施肥处理主要影响耕层土壤的TOC和POC含量及其分配比例,而并未改变其深度分布格局。有机无机肥配施下由于有机物质的输入其TOC和POC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另外,太湖地区黄泥土的水稳性团聚体(WSAs)组成以>2mm和2-0.25mm粒径为主,施肥下>2mm粒径的WSAs显著增加,并伴随2-0.25mm粒径的明显减少。POC主要存在于>2mm粒径的WSAs中,并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减小而明显减少。>2mm粒径WSAs中的POC对施肥的响应较为敏感,以化肥与秸秆配施下该粒径的POC积累最为明显.而化肥与猪粪配施则显著增加了2-0.25mm和0.25-0.053mm粒径的POC含量。土壤不同层次WSAs中POC的来源不同,在0-5cm表层可能主要来源于作物生物量的输入,而在5-15cm土层则可能跟外源有机物的施入有关.   二、稻田土壤固碳存在着粗团聚体的物理保护及氧化铁的化学结合机制   在本课题组对长期试验下紫泥田、红泥砂田和太湖地区黄泥土团聚体颗粒组SOC及其键合形态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跨区域分析探讨稻田土壤固碳的团聚体物理保护和氧化铁化学结合机制.结果表明:直径为2000-200μm的粗团聚体作为新增有机碳的主要载体,随长期不同耕作和施肥的变化最为强烈,其中又以红泥砂田的有机碳(SOC)变化最为明显,说明其良好管理下的有机碳累积效应最为显著。统计分析表明,本体土壤SOC积累量与2000-200μm粗团聚体SOC积累量之间的关系可用抛物线方程拟合(R2=0.95,n=8).长期试验下粗团聚体对新固定有机碳的物理保护可能存在某种饱和机理。计算表明,供试稻田土壤的粗团聚体物理保护在长期试验期内还未达到其饱和限。同时,红泥砂田的粗团聚体保护作用最强,仍然具有明显的固碳潜力。   三、有机质分子结构稳定是稻田土壤颗粒有机碳稳定积累的重要化学稳定机制   采用固体交叉极化魔角自旋13C核磁共振(CPMAS13C-NMR)波谱技术对长期不同施肥下红泥砂田和太湖地区黄泥土POC的化学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揭示稻田土壤固碳的化学稳定机制。结果表明,本体土壤和WSAs中POC的结构组成相似,主要以烷氧C为主,其次为烷基C和芳香C。施肥改变了本体土壤POC各类C原子的相对含量,化肥配施有机肥下烷氧C明显降低,伴随芳香C和酚基C不同程度的增加,使得芳香度和疏水性增强,表明POC的稳定性增强;而单施化肥下烷氧C最高,烷基C和芳香C均最低,导致芳香度和疏水性降低,从而POC的稳定性减弱。施肥还改变了太湖地区黄泥土WSAs中POC不同C原子的相对含量,使得POC对团聚体的稳定性作用发生变化。而红泥砂田WSAs中POC各类C原子的分配并未明显受到施肥的影响。   而运用热裂解气相质谱(Pyr-TMAH-GC/MS)技术对太湖地区黄泥土POC的结构特征进行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各施肥处理下POC的热裂解产物主要以脂肪族化合物和木质素类化合物为主。脂肪族化合物主要为C8-C30脂肪酸酯(FAMEs),且大多为偶数碳结构。施肥改变了各裂解产物在本体土壤和WSAs中的分布,从而使得不同施肥处理下各类化合物对POC稳定性的贡献出现了差异。化肥配施猪粪下木质素类化合物以及微生物源的脂肪族化合物均贡献于本体土壤POC的积累与稳定,而化肥配施秸秆下本体土壤POC的化学稳定性主要归因于高等植物源和微生物源脂肪族化合物的共同贡献。化肥配施有机肥下WSAs中较高的POC主要归因于植物源有机质的分解贡献而非微生物本身。本研究揭示了化肥配施有机肥下POC的疏水性组分在提高其化学抗性和稳定性中的重要作用。   四、合理的施肥措施促进稻田土壤作物碳同化和与土壤碳固定效应   在稻田土壤内部有机碳固定机制研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探讨稻田土壤固碳的土壤-作物系统关系,以太湖地区黄泥土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典型案例,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碳同化及土壤碳固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水稻产量有显著影响,尤其以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水稻产量显著最高且最为稳定。施肥显著提高了耕层土壤碳密度,固碳速率以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固碳速率与作物输入碳+有机肥源碳的总输入量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这提示土壤有机碳积累主要与作物产量有关,而并非依变于有机肥源碳输入。因此,与作物产量直接关联的作物碳输入的增加是提高土壤碳固定的重要途径。肥料N素对水稻碳同化和土壤碳固定的效应均为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这揭示化肥配施有机肥是提高与稳定稻田生产力和促进土壤固碳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双赢措施。   五、外源碳输入贡献于稻田土壤的有效固碳,但因土壤类型而异   在对太湖地区黄泥土施肥下作物碳同化与土壤碳固定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收集我国南方4种典型稻田土壤(紫泥田、红泥砂田、太湖地区黄泥土和青紫泥)长期不同施肥下的土壤有机碳及作物产量的年际数据,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稻田土壤固碳的土壤-作物关联机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土壤年均固碳量线性依存于年均碳输入增量,施肥措施主要通过增加外源碳输入来促进土壤的有效固碳,单位碳输入增加下以紫泥田和红泥砂田的年均固碳量相对较高。良好施肥下的饱和固碳量以红泥砂田的明显最高,其次为青紫泥。统计分析表明,施肥下不同类型稻田土壤的固碳效率(碳输入增量与土壤固碳的线性关系斜率)主要受到初始有机碳水平的控制,而与黏粒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不同类型稻田土壤的饱和固碳量与游离氧化铁以及降水量之间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可见,稻田土壤中活跃的氧化铁对土壤碳储量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黏粒并非土壤固碳的控制因子.施肥下稻田土壤的有效固碳还促进了肥料N素的农学效率。气候可能是影响稻田土壤碳储量变化的另一主导因子.   六、稻田土壤氧化铁可有效辅助农业固碳减排   在固碳机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选取水稻秸秆、猪粪、污泥和颗粒有机肥,添加氧化铁后分别进行室内好气培养(25℃)和田间填埋矿化(夏季),以探索农业固碳减排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好气培养条件下,氧化铁明显降低了水稻秸秆、猪粪、污泥和颗粒有机肥的CO2释放速率,整个培养期间的CO2累积释放量分别由未添加氧化铁的10934.45、5426.12、5288.43和794.90mg CO2-C kg-1降低为添加氧化铁的125.47、1535.15、1473.36和498.72 mg CO2-C kg-1,以水稻秸秆的效果最为显著。田间填埋条件下,除了颗粒有机肥的有机碳降解速率基本未受氧化铁影响外,其余三种有机物料在每一取样阶段的有机碳降解速率均受到了氧化铁的有效抑制。填埋90天后,水稻秸秆、猪粪和污泥的有机碳降解速率分别由未添加氧化铁的34.06%、14.91%和19.90%,降低为添加氧化铁的24.25%、9.45%和14.24%,也以水稻秸秆的效果最为明显。可见,无论是室内好气培养还是田间填埋矿化,氧化铁均表现出对有机物料矿化降解的有效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有机碳固持能力。   综上所述,稻田土壤有机碳的固定机制主要表现为团聚体物理保护、氧化铁化学结合和分子结构化学稳定的共同作用,从而构成稻田土壤特色的固碳机理。而黏粒保护理论并不足以解释普遍观察到的稻田土壤有机碳快速积累的原因。并且,这种固定的有机碳主要来源于外源碳输入的贡献,但是这种贡献也因土壤类型和土壤组成分的不同而异,进而影响到稻田土壤固碳的饱和趋势。外源碳输入贡献与稻田土壤内在的有机碳固定机制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稻田土壤碳储量和固碳潜力的提高。今后还需加强对较大区域尺度和气候背景下的有机碳固定机制的研究,以区分不同的固碳机制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相对重要性和相对贡献,并探讨气候在农业土壤固碳中的作用。另外,加强固碳机制基础上固碳技术的开发研究,以寻求快速有效的固碳方法与途径。
其他文献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矿区复垦工作已开展多年,但形势依然严峻,其关键是改善土壤条件、恢复土地的再利用。钾是植株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矿区土壤养分贫瘠,缺
腐植酸类肥料具有提高作物产量、肥料增效及改良土壤等功能。开发腐植酸甘薯专用肥对于调控甘薯营养与生长及其高产优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褐煤为原料,筛选了活化腐植酸的
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我国栽培最普遍的重要果菜之一,在均衡周年供应及提高农民收入中起重要作用。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春季常阴雨连绵、夏季高温多雨,黄瓜春
土壤养分具有空间异质性,掌握土壤的时空变异特征对我国保护耕地、合理管理土地、科学种田具有重要意义。榆林市是陕西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资源型城市,随着近年来资源的开采,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严重,类型复杂。红壤中富含铁铝等氧化物,粘粒含量高,土壤团聚体结构特征发育良好,其稳定性被认为是调控土壤侵蚀的主控因子,显著影响着侵蚀特征。植被
随着我国科技化社会的不断进步,广播电视数字化程度也随之得到了提高,群众对电视质量、节目效果、数据接收等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传统广播电视技术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
在广泛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土壤学、林学和森林生态学理论和原理,采用调查研究和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培育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土壤管理之关键技术
余华是20世纪80年代先锋派作家的代表性人物.他的小说对传统的现实主义写作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和改变.近三十余年来,其文本风格和艺术形式引人瞩目.余华的生活经验与体悟,以及
本文对有线电视网络技术在监控中的应用做出了详细的探究,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状况,希望对有线电视技术在监控中的应用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I
该文通过培育试验,研究了室温和保湿(含水量为35%)条件下红壤对施用不同浓度钼、硼、硒的吸附率随时间延长的变化特点;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在红壤中施用不同浓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