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试验与分析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hhgzj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已被逐步采用,而且发展很快。节点是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深入认识节点的性能将有助于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推广使用。 本文系统总结了前人有关节点的理论分析和试验成果。根据研究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系列钢管混凝土节点试验。 首先,本文对钢管混凝土柱本身的力学特征作了理论分析,由于混凝土和钢材的泊松比差异,当轴压力超过一定值时钢管壁产生环向拉应力,而核心混凝土三向受压,从而提高了两种材料总的承压能力,而非两者承载能力的简单叠加。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葫芦结效应”下钢管混凝土柱的受力特点,提出钢管混凝土柱壁作为加强环的翼缘的有效高度的限值为h≤100mm。 然后,根据试验结果得到的大量数据,经分析找出节点环板的高应力区及其大致的应力分布情况。为了获得连续的应力分布,本文也做了有限元数值计算。发现不管单向加载还是双向加载,环板转角处的应力最大,有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环板的开裂往往是从转角处开始,开裂为脆性撕裂。所以应高度重视转角处的设计。建议采取“钝化”环板转角的措施,即加大转角处的弧度来降低其应力集中的程度。环板与梁轴线夹角45度是另一个高应力区,但其最大值要小于环板转角。如能充分“钝化”环板转角,则可以把环板与梁轴线夹角45度的内侧断面屈服作为强度设计依据。 另外,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刚性是本文关注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节点转动的机理。然后基于挠度分析法,对试验的大量数据进行拟合,获得了节点刚性的定性的判断。 由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的静力强度和刚性满足设计要求,说明本文提出的加强环的尺寸至少可用于非抗震区的设计。 最后,由试验结果得到了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及破坏形态,对节点的抗震性能作了初步的探索。通过对其相关指标的计算,表明其抗震性能还是比较好的,缺点是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的破坏形式不尽理想,具体地说塑性铰并非在梁端出现,这就导致不能实现抗震的基本设计原则---强柱弱梁。所以,本文建议钝化环板转角,提高节点处的钢管壁厚度。同时,焊接过程中注意保证焊缝质量,力争焊缝和钢材等强。通过上述措施来加强节点,尽可能地实现强柱弱梁。
其他文献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水胶比较低,胶凝材料组成复杂化的特点,其水化温升和自收缩与普通混凝土有很大区别。论文作者设计了高精度计算机测量系统,每隔1分钟采集一次自收缩数据,可获得
911事件中世贸大厦的倒塌,使得结构易损性(Vulnerability)问题在土木工程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当结构在很小的破坏下就会产生不成比例的破坏后果时,可以认为该结构是易损的
钢-混凝土组合楼盖及组合框架结构在我国工业及民用建筑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地震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楼盖是否能够满足结构空间整体受力的要求,混凝土楼板组合作用对钢框架
钢结构建筑在近几十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近年来发展更加迅速,主要体现在钢结构建筑在工业厂房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厂房跨度大,单个构件重量大,安装高度大,构件的种类繁多,连接技
本文以多元VRF空调系统、多级压缩制冷系统等复杂管网制冷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复杂管网制冷系统通用仿真模型,研究复杂管网制冷系统核心理论问题——系统耦合特性和系统作用域,
随着冷弯型钢的发展,近几十年来冷弯型钢组合构件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组合构件成型后截面上存在冷弯残余应力和焊接残余应力,它们对在轴心受压时组合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随着建筑物向着高层化、大规模化以及多功能化发展,建筑火灾成为人们面临的一种发生频率较高的灾害。在一栋建筑物中,柱子是主要的受力构件,决定着该建筑的安全性能。钢管钢
超高强混凝土自问世以来,一直凭借其高效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工作性能,在世界各个领域被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对于传统的超高强混凝土来说,制作过程水泥的用量比较大且工艺复杂
  本文对目前钢结构住宅的各种结构体系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其优、缺点,并结合工程实例说明了他们的应用情况及技术经济指标。同时,介绍了我们正在研究的小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