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虚拟试车场(VPG)技术的路面模型系统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yueying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对随机道路数值模拟方法和车辆—道路系统动力学的深入研究,构建了面向虚拟试车场(VPG)技术的路面模型系统平台。利用该平台可以实现对一维、二维和用于虚拟试验环境的3D数值路面进行重构,借助MSC.ADAMS、ANSYS/LS-DYNA等动力学分析软件,对不平度路面激励下车辆的动力学响应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比较分析了道路的柔性对车辆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基于随机道路不平度功率谱密度(PSD)函数、互功率谱密度函数和相干函数的表述,导出二维路面的PSD、自功率谱密度函数和相干函数表达式。介绍了随机道路时域数值表达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几种不同的随机道路数值模拟算法,建立了一维道路时域模型,并对所建构的数值道路模型进行了仿真和验证。在一维随机道路数值模拟方法的基础上,推导了基于PSD的IFFT二维路面数值模拟方法。利用分数布朗运动(FBM)理论,基于小波变换方法对道路路面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根据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的理论方法,建立标准等级随机道路的图像数据库,基于路面图像匹配方法,对二维随机路面进行数值重构。采用IFFT方法对确定性路面与平稳随机路面进行叠加,从而建立了典型试验强化路面的二维数值模型。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对仿真路面模型的细节信号进行了二维小波分析。分析平直路面、弯曲路面、坡道路面、确定性强化试验路面等路面模型在VPG环境中的重构算法,重构的路面为车辆—路面交互仿真研究提供3D路面模型。建立了典型试验车辆的动力学模型,分别以重构的标准等级随机路面和确定性强化试验路面为输入激励,对车辆—路面系统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得到了汽车的振动响应和动载荷时间历程,以及它们的PSD曲线。通过对仿真试验结果作进一步的后处理,从而对汽车的行驶平顺性进行评价,也为汽车结构疲劳寿命分析与预测仿真奠定基础。基于弹性层状空间理论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利用ANSYS/LS-DYNA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了柔性轮胎—柔性道路的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到行驶在各种不平度等级柔性道路上的汽车动力学响应,并与行驶在各种不平度等级刚性道路上的汽车(轮胎)动力学响应进行比较,讨论了道路的柔性与路面不平度对汽车行驶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柔性路面与车辆轮胎的柔-柔耦合对由路面不平度激励所引起的车辆振动响应具有抑制作用;对于低速行驶在低等级道路上的车辆,它的振动响应主要来自路面不平度激励,随着路面等级和车速的提高,由于道路的柔性而引起的路面应力应变激励逐渐成为影响车辆振动响应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汽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交通工具之一,汽车主动安全控制也成为汽车研究的重点之一。汽车操纵稳定性是汽车主动安全控制非常重要的内容,车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对轿车乘坐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轿车的振动特性成为衡量轿车乘坐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标
我与林谷芳先生相识于乐,论道于茶,结缘于书。他那特有的文人情趣和超然脱俗的风度,令我隐隐然似见宋明之际的儒雅古风——这第一印象是如此强烈,以致多年之后,每当我想到他,脑海中
作为一种新型的多能量源交通工具,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的驱动系统独特复杂,其控制是HEV的核心技术,也是提高整车经济性、动力性、舒适性的关键所
目的:对应用负压引流护创材料(VSD)处理四肢复杂创面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应用VSD处理四肢复杂创面32例,均采用彻底清创后VSD覆盖或填充创面治疗,感染伤口及皮肤软组
<正>减肥的效果有人问一个大款的妻子:&#39;你老公采取了减肥措施,效果明显吗?&#39;&#39;非常明显!去年他胸脯上纹身的一辆‘宝马’,现在看起来像一辆折叠的‘林肯加长’了!&
期刊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血源性疫苗和基因重组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对500例HBsAg阴性的人群分为两组,分别注射乙型肝炎血源性疫苗和基因重组疫苗。用ELISA法检测HBsAb和HbsAg。结果
目的:通过对松弛训练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达到推广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松弛训练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的98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资料,对98例小儿支气管哮喘
目的:加强对宫颈癌阴道镜异常图像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阴道镜下活检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宫颈癌的39例患者阴道镜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阴道镜拟诊为宫颈癌,与病理诊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病死率高、致残率高。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以50~70岁左右高血压患者最常见[1]。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后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