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KN1基因在矮牵牛中的遗传转化及其功能分析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ird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ttKN1(Populus tremula × tremuloides KNOTTEDl)基因是从杨树的维管束形成层中分离获得的,序列比对揭示它可能属于KNOX基因的第一类基因.在该研究中,我们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已将该基因导入到矮牵牛中,并通过多层次各种水平的分析,探讨了该基因的可能表达模式和功能.1.RT—PCR分析显示,野生型矮牵牛中没有PttKNl基因的表达,而卡那霉素抗性苗中该基因的表达呈现为阳性,这说明该基因已经被导入矮牵牛中.2、PttKNl基因在矮牵牛中过量表达时,导致1)矮牵牛叶片变小,叶面皱缩,叶缘缺刻,无叶柄,叶片上有异位分生组织的生成,叶片形状变化多样;2)节间距缩短,使植株矮化,严重矮化的植株形态为矮小簇生状;3)导致植株失去顶端优势,整个植株呈丛生状;4)花冠变小,花瓣扭曲,花瓣之间出现深裂、花瓣上出现瘤状突起和刺状突起,着色加深,另外有些花增加了某些花器官的数量,甚至产生融合.3、叶的维管束分析表明,该基因导致矮牵牛叶片中脉缩短,叶脉模式紊乱.4、花瓣的维管束分析表明,该基因导致花瓣中脉缺失或缩短,使原来花瓣凸的边缘变为凹的边缘,而原来凹的边缘变为凸的边缘.5、石蜡切片显示,该基因导致茎的维管束形成层加厚,并且使叶片上有异位分生组织的形成.这些结果说明PttKNl基因可能作为一个转录因子,调控着众多的下游基因,对植物发育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尤其在维管束的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其电磁兼容性与质量可靠性影响着整个电网的稳定、正常运行。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电子产品的日趋精密化,电力电子产品面临的电磁环境愈加复杂,这就对产品的电磁兼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国家对电磁兼容重视程度的提高与相关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电磁兼容性的法规与检定要求也越来越严苛。因此,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电
作为一种有效缓解城市人口出行压力的方式,城市轨道交通目前正在飞速发展。变流器是城轨车辆最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与其相关的数据采集技术及通信系统都是保障城轨车辆在调试和运行阶段的安全可靠、高效及智能化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两个方面,论文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能馈式牵引供电系统及牵引传动系统研制”为背景展开研究。依据城轨车辆变流器的结构特征及工作原理,分析了其中的A/D数据采集
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利用形式,也是目前应用技术最成熟、开发规模最大的发电形式。随着风能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单一风电场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风力发电在电网中所占的比例也逐步增加。大量风电的接入使原电网的潮流分布发生改变,且风速的间歇性和随机性会使风力机输出的功率不稳定,而波动的风场输出功率会严重影响电网电压。所以,风电接入对区域电网电压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对规划和开发风电场都具有现实的指
本文用土培的方法研究了九头芥对Pb的吸收特性及Pb对植株生态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Pb浓度的增高,九头芥体内的Pb含量也随着增加;低浓度的Pb促进九头芥的生长,使萌
天然免疫是机体防御外来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免疫系统主要依赖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
已知分娩过程伴随新生儿体内活性氧的增加.为了检查健康足月新生儿体内是否处于氧化应激状态,以34例健康足月新生儿脐血、22例健康成人外周血及20份足月新儿母亲初乳为样本,
内吗啡肽(endomorphins,EMs,Tyr-Pro-Trp/Phe-Phe-NH2)是μ阿片受体(mu-opioid receptor,MOR)的内源性激动剂,对MOR具有极高的亲和力和选择性,并具有广泛的生理、药理效应特
随着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环境保护压力的日益增大,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了解决能源和环境危机的重要举措。其中,太阳能以其广泛性、清洁性、可再生性及其技术发展的充分性,发展迅速。在其为系统电源的持续增长注入了新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规划运行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含大容量光伏的配电网综合评估及规划展开了研究。首先,阐述了含光伏配电网的综合评估及规划研究的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引言rn胸部CT扫描是临床上检查胸部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据统计,国内医疗机构的CT设备供应商有很多,不同厂家所生产的CT设备在成像技术、成像参数及图像后处理技术方面也不尽
期刊
中国北方森林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地区,面积占全国森林天然林总面积的29.9%,碳储量占我国森林碳储量的1/3以上。现有研究表明未来气候变化可能改变森林树种组成、提高大兴安岭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