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赣南地区脐橙果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果面疤痕,严重影响果实的外观品质。为了提高柑橘品质,我们研究了柑橘果面伤痕的成因,系统调查了由虫害引起的柑橘果面疤痕,首次明确了造成赣南地区柑橘果面疤痕的蓟马具体种类为八节黄蓟马,并对其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实验种群生命表、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以及筛选出对其有良好引诱活性的植物挥发物质。研究结果如下:调查结果表明,在我国赣南柑橘主产区橘园内蓟马种类有11中,其中优势种有八节黄蓟马Thrips flavidulus(Bagnall)、棕榈蓟马Thrips palmi Karny和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它们各自所占比例在2011年分别是53.25%、18.46%、15.46%,在2010年分别是50.94%、20.75%、14.15%。此外,调查还发现,有些蓟马虽然出现在柑橘花期但并不一定为害幼果造成果面伤痕才是造成果而疤痕的种类。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八节黄蓟马和禾蓟马若虫躲在萼片下取食幼果,随着果实膨大,在果蒂周围形成银灰色的环状疤痕,而其它蓟马种类不能造成果面伤症状,故八节黄蓟马是为害赣南脐橙造成柑橘果面疤痕的主要种类。八节黄蓟马以成虫或若虫在土壤和杂草中越冬,在花期蓟马数量达到顶峰,取食为害花瓣、幼果,产卵于花瓣、幼果等部位。在22℃、25℃、28℃、31℃和34℃,RH70%的饲养条件下,分析了温度与八节黄蓟马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力及实验种群参数的关系,并测定了八节黄蓟马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推算了在赣南地区的理论世代数。结果表明:在22-34℃范围内,八节黄蓟马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在22℃时蓟马的产卵量最大,而产卵率最大值出现在25-28℃,蓟马产卵量主要集中在羽化后第一周,繁殖力在羽化后不久迅速达到顶峰。在25℃时净增长率(R0)最高为26.78,世代平均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t)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八节黄蓟马的卵、一龄若虫、龄若虫、预蛹、蛹和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45℃、6.78℃、8.67℃、8.7℃、10.34℃和10.50℃,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9.75±0.83℃,完成发育历期的有效积温为296.06±16.57日度,2010年八节黄蓟马在赣南地区的理论世代数为13-14代。通过对蓝色、黄色、白色、深蓝色、红色、绿色、紫色、灰色、黑色和粉红色等10不同颜色的粘板对橘园蓟马的诱捕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深蓝色和蓝色粘板对橘园蓟马的引诱效果做好,与其它8种颜色粘板之间有着极显著差异(p<0.01)。蓝色粘板对蓟马在东南西北4个不同方位中的诱捕作用研究表明,南面方位诱集的蓟马数量最多,与西、北两个方位之间有着显著差异(p<0.05)。当平均株高为220cm时,挂板高度分别为60,120,180和240cm时,悬挂高度为120cm的蓝色粘板诱集的蓟马数量最多。当粘板间距分别为2,3,4和5m时,间距为4m和5m时每板诱集的蓟马数量较多,与其它间距之间有着显著差异。从上午8点到下午6点的五个时间段中,各时间段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蓝色色板的小区防治试验中,在挂板3,6和12d后,诱捕效果分别达到41.5%,53.9%和37.7%。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16种植物挥发性化合物对八节黄蓟马的引诱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挥发性物质对蓟马雌成虫的引诱力不同,不同浓度下对蓟马成虫的引诱效果不同。当化合物浓度为10%时,化合物A、E、G、J和N引诱效果分别是76%、85.3%、76%、80%和72%。浓度为1%时,化合物A和J的引诱效果分别为70.6%和76%。我们从苯环类化合物、单贴类化合物中获得对蓟马具有良好引诱效果的活性物质,为未来蓟马无公害防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