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行,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方兴未艾,关于生态城市建设评价、发展模式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生态城市建设与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喀斯特山区生态城市特性,按照生态城市和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建设要求,通过对贵阳市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进行健康评价,并结合贵阳市生态系统管理现状,得出贵阳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据此提出基于生态城市建设视角的贵阳市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模式,为贵阳市新时期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1)本文通过对生态城市、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概念、内涵进行分析,指出城市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是新时期生态城市建设的一种新思路。然后对城市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含义、实质、特点、基本框架进行界定,指出适应性管理包括下几个步骤并不断循环:①评价关键问题;②明确目标;③通过学习与交流确定为实现目标设计方案;④确定以最佳方案并予以实施;⑤监测与评估;⑥调整方案。 (2)本文从贵阳市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两个角度分析贵阳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①总结归纳喀斯特山区贵阳市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与贵阳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关系,然后从山体结构、水体安全、森林功能、耕地保障以及河湖环境五个子系统构建贵阳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相关系数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然后运用综合指数法计算2002至2014年贵阳市生态系统健康演变轨迹。评价结果表明贵阳市生态系统健康虽有波动,但呈变好趋势,总体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比较乐观。其中,山水林田湖综合指数上升幅度为23.3%,山体结构指数先恶化后好转,水体安全指数与森林功能指数在波动中上升,上升幅度分别为29.1%、34.1%,河湖环境指数以及耕地保障指数大幅提升,分别为66.1%、64.3%。同时运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山体结构指数河湖环境指数基本不相关,与水体安全指数成弱相关性,与森林功能、耕地保障指数相关性较强,其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043、0.237、0.486、0.476;水体安全指数与河湖环境指数相关性系数达到0.832,正向相关性极强;与森林功能指数、耕地保障指数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594、-0.801,具有负向强相关性;森林功能指数与耕地保障指数、河湖环境指数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630、-0.441,呈负向强相关性;耕地保障指数与河湖环境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为0.526,表现为正向强相关性;说明贵阳市在生态城市建设时对山水林田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协调性不强。②通过对贵阳市生态系统管理现状分析,发现其存在管理部门多,协调难度大;多种规划之间不协调,缺乏统一规划;重经营而轻管理,习惯一劳永逸;监管手段和方法落后,应变能力弱;公众参与度低,保护意识有待提高等生态系统管理问题。 (3)根据贵阳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以及生态系统管理存在的问题,将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与生态城市相结合,以贵阳市山水林田湖综合生命系统协调发展为目标,从适应性规划方案、适应性规划的实施、适应性管理监测体系、生态系适应性管理评价、适应性规划调整五个方面提出生态城市建设视角的贵阳市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模式。 (4)本文根据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需要,从目标、实施、检测与调控四个方面建立城市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实时掌握城市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情况。同时提出空间适应性与范围调整、目标适应性与规划措施调整、时间适应性与规划周期调整三个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调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