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组网调度方案评估算法设计与评估决策支持系统实现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sa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星组网是海洋环境安全监测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卫星能力的多样性,同一个监测任务下会产生多种卫星分配调度方案。对卫星调度方案实施合理的评估与决策,从而辅助决策者遴选出一个较优方案已成为卫星组网研究的关键问题。目前对于卫星组网系统评估决策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卫星组网调度方案作为评估决策的对象,针对卫星组网调度方案评估决策方法进行研究。本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有:1.根据卫星组网常态化监测任务和应急监测任务的需求,从任务完成情况、资源利用情况和监测时效性三个方面构建了卫星组网调度方案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共包含六个评估指标,文中对每个指标的含义和数学模型进行了详细地分析。2.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并应用在卫星组网调度方案评估决策中。该方法将组合赋权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其中组合赋权是根据对数最小二乘原理和相对熵的概念对主客观赋权的结果进行综合,模糊综合评判则是利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对备择方案进行评价。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卫星组网调度仿真场景下,通过结果分析可知,所提方法可以对卫星调度方案的优劣性进行判断。3.将卫星组网调度方案评估指标体系中实数型的评估指标属性值扩展至直觉模糊数领域,提出一种基于直觉模糊数的多属性决策方法。该方法主要由一种将实数转换为直觉模糊数的方法、一种改进的直觉模糊熵测度方法、一种基于证据推理的集成算子和一种新的得分函数构成。将该方法应用于卫星组网调度方案仿真场景中,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基于组合赋权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决策结果一致。4.在集成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 2013中,设计实现了卫星组网调度方案评估决策系统,并加入到卫星组网监测仿真平台中。从平台的运行效果可知,系统能够对平台生成的卫星调度方案进行评估与决策,并辅助决策者做出最优方案的选择。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进入了快速转型时期,单一地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福利服务体制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加的多元个性化需要,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自此在政府自上而下推动下,社工机构也开始兴起,数量逐年增加。本文旨在探索未来机构如何能坚守以社区居民为本的专业助人理念、发挥专业作用、提供更优服务的路径。本文以巴彦淖尔市L社工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研究的方法了
开展医务社会工作与医务志愿服务作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品质的重要举措已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进。本研究以笔者在呼和浩特市R医院实地研究中收集到的参与观察内容和无结构访谈资料为依据,运用社会互动的相关理论对R医院医务社会工作与医务志愿服务的联动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R医院医务社会工作与医务志愿服务联动机制中面临着社工主导性强,义工能动性受挫,联动过程被动;社工与义工的互动浮于表面,联动深度不足;联动过
稀疏信号去噪在压缩感知,医疗成像,人脸识别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步入信息时代,数字化的信号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在对这些带有相关性和冗余性的数据进行合理而充分的利用时,稀疏性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稀疏信号的重建算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基于ADMM类算法讨论稀疏信号重建问题,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加权l1-范数进行稀疏诱导,提出了加权
牧区工矿业的复杂面相使得牧民的生计出现困境。发展性社会工作聚焦于生计问题,对于研究牧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具有良好的适切性。本研究基于内蒙古大学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调查资料库(CNMASS)的数据,以牧区工矿业开发的典型区——W旗为个案,在厘清W旗牧民生计制度变迁脉络的基础上,从微观的角度探析牧区工矿业开发背景下牧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牧民整体生计资本匮乏;牧民的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生
作为社会治理的一种有效探索和培育社会组织发展的新方式,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实践在我国各地广泛开展,借着政府购买服务的政策支持,内蒙古的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得以快速发展。但基于内蒙古特殊的自然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内蒙古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实践仍有较大研究空间,但目前学界对相关议题给予的关注不足。本文在分析现阶段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情况的基础上,以内蒙古团委在全区范围内购买
人权克减是国家于社会危机下,在维护自身存续与保障人权中寻求的一条中间道路。传统理论对于人权克减的研究多局限于以战争、武装冲突、国内动乱等为背景,但是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体现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下,许多国家往往也具有采取人权克减措施度过危机的现实需要。故而本文主要结合国际人权公约的规定,以及当前新冠疫情下的人权克减实践,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人权克减进行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通过对理论方面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重,全国潜伏着许多污染风险,渐进、突发、大规模的污染事故频发。随着社会法治的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宣传,人们对环境权利保护的认识正在提高,法律制度也在根据我国国情不断的完善。中国的环境诉讼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加强和改善现行的环境法律体系我们目前所迫切需要的。除此以外,参与审判的诉讼当事人是审判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而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不同于其他诉讼主体,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速裁程序以提升诉讼效率为目标,具有兼顾公正与效率,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之功能。自设立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缩短了办案周期,提升了办案效率,同时也使有限的司法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但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适用率方面,该程序在试点阶段适用率尚可,但在正式确立后却有明显的回落趋势,主要原因在于办案人员不愿用、不善用速裁程序,以及对于适用条件的规定不够合理。在庭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庭审形式化现象
非诉行政执行是指经法院审查直接进入到执行程序,且作为该执行依据的具体行政行为并没有经过诉讼程序的执行制度。我国非诉行政执行制度在执行环节仍存在一些争议,目前法律规定,多数行政机关需要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进行强制执行,经人民法院审查后的执行主体归属问题,实践中做法不一。2012年在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土地违法执行领域规定了裁执分离制度,首次拉开了非诉行政执行裁执分离的帷幕。之后有部分地方在其他领域开始尝
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尚处在建立之后的完善阶段,其立法现状和司法现状都不容乐观。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在2010年通过《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首次面世,并通过立法进行了规则细化,但未有实质性进步,排除规则仍停留在原则性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的价值追求上更加倾向于追求实体正义,立法方面仍存在非法实物证据的界定不明、实物证据范围狭窄、与瑕疵证据易混淆的不足之处。除此之外,取证禁止性规范的缺失、排除非法证据的证明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