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美学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el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伟大的女诗人,其诗作预示了西方传统诗歌向现代诗歌的转型,对狄金森诗歌的研究具有从文学史到社会文化史等多方面的意义。本文则是企图从笔者所理解的美学角度对狄金森的诗歌进行分析。引言概括了国内外狄金森研究的历史,指出:国外研究优势在于理论视角新颖,分析深入,资料丰富,对文本的解读无论从文本内部还是背景联系上看,都言之有据;国内研究受中国传统诗歌评鉴的影响,大多并不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而是力图还原和诠释狄金森诗歌留给普通读者的享受和启发。但一方面,仅有理论、资料、细读,往往只把诗歌当成了科学研究的对象,一味求新求异,没有凸显诗之为诗的本真;另一方面,只有个人印象式的评点,往往也流于泛泛之谈。以上所叙,也就凸显出了从美学角度研究狄金森诗歌的必要性:它是将这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条可能的途径。当然一切诗歌都有审美价值,但狄金森区别于其他诗人的独到之处在于,她的全部诗歌不是在静态、孤立地展示某些美的事物,也不只是抒发某种特定的美的情感,而是在建立和展示一整个审美过程。狄金森诗歌篇幅短小,而且绝大多数没有题目,但这正是在强烈地暗示:她的每一首诗其实都不是化统意义上的“一首”诗、一个孤立的文本,而只是她的全部作品所组成的一首“长诗”的一个片段。所有的诗歌都很短,正是因为这首长诗在不断延续;所有的诗都没有题目,正是因为这首长诗有一个不可分割的主题一美的追寻,以及她和她的整个世界的审美化。这给我们解读狄金森诗歌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视角。第一章讨论了狄金森诗歌中的审美主体。审美活动与认识活动—样,在客体方面都是面对一个客观实在的世界,而两种活动的区别首先就在于主体性:审美活动要求一种个体的、具体的主体性,而这种个体性和具体性在认识活动中却首先被要求从主体中抽象掉。在狄金森之前,西方传统诗歌的主体,往往是一个基于认识活动的十分明确的观察者、叙述者和评论者,与认识主体往往只是一个“进入”或“不进入”某个特定情境的区别,虽具审美意味,但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审美主体。狄金森的诗歌主体则完成了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审美主体建构,其主体既不是一个抽象的、普遍的认识主体,也不是一个囿于某个特定情境的观察者、叙述者的传统诗歌主体,而是做到了主体的普遍性与个体性的结合。狄金森诗歌中的自我集中体现了这种特性。狄金森诗歌中的自我在超验主义理论的“超灵”概念中有其根源。这种“超灵”潜在地具有新型审美主体的特性。而狄金森则把“超灵”的这种超验主义者们自己尚未完全意识到的审美特性发掘了出来,并具体化为互相演变交织的审美主体的三重身份:女性,儿童和自然之灵,并通过这种主体的建构,提供了让个人美与社会美,自然美与人为美,感性美与理性美互相渗透融合的前提条件。由于审美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由主体到客体的过程,因此第二章处理的是狄金森诗歌中的审美客体。审美客体不是物理意义上的自然物,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关系,而是主体情感的对象化,必须具有对象化的形态和主体情感的内涵。本章首先论证了审美客体分析的基本单位足意象。接着这些意象被纳入根据主体所处的不同的精神联系所划分的三大场域——自然、人生、心灵——中加以分析。这一章的主体部分讨论了这些意象是如何在场域中被塑造和起作用,如何形成了狄金森诗歌不同于前人与同代人的美学特点的。不过,本章与其说是分门别类地讨论各个场域中的各种不同意象类别,不如说是在讨论主体情感在各个场域中的“意象化”的轨迹。第一节讨论了自我与自然三重关系(隶属、问离、对立)中的意象;第二节论述了社会生活场域中意象形成的基本视角,阶级意识在其中的正面与负而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意象的三重特点:与自然交融、非事件性和多重暗示性。第三节则指出心灵场域中的意象实际上是向审美主体回归,但带进了比单纯主体史丰富的内容,然后讨论了信仰之冲突中的意象和自我反思过程之中的意象。虽然审美的确有它的客体,但这种客体不是一次性形成的,而是处在不断的生成和被诠释过程中。第三章从方法论角度分析了这个生成过程及其所体现的审美主体与客体间的互动关系。首先,本章从总体将这种互动界定为一种双向的交流。接着,本章着力分析了在这交流过程中的三对关键性的对立统一关系:静观与渗透,肯定与反讽,反叛与融合。这部分的考察提供了对狄金森的诗歌创作方法以及如何能将狄金森诗歌的整个世界看作一个审美世界的更深入的理解。全文的最后结论是:狄金森诗歌的核心不仅在于展示美的事物与美感,更在于以其整体来展示一种完整的审美活动。狄金森的诗歌许多看来难以理解的、矛盾重重的特点,在这一视角下,是可以得到更合理的观照的。狄金森的诗歌短小精炼,但是她与众不同的原创性就在于善于利用裂隙、差异、冲突的因素来展开其审美过程,并贯穿始终,而这些因素都是传统诗歌作者虽然一开始也会遇到,但最终要力图加以统一的。而狄金森虽然在看重紧张和碎片化这方面已经开了后现代主义的先河,但她又有着超验主义的视角,因此从她的全体诗歌来看,又有着潜在的审美统一性,因此用传统方法解读她的诗歌,也未尝不可。当代文学不会止步于一味反叛传统,它的继续发展正在促进先锋与传统的对话,而在这样的演进与对话中,狄金森的诗歌必将享有更高的地位。
其他文献
感召和气 ,以致丰穰 ,是朱熹荒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禳弭救荒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对风雷云雨等自然现象的认识 ;祭祀鬼神与祈祷救荒 ;畏天敬诚弭灾与正君心、改
砂土遇水湿化后,其强度呈现出一定幅度的降低,这对含砂层堆积体边坡稳定性非常不利。本文以我国西南某库区堆积体边坡为例,对砂层在水位骤降条件下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娱乐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影作为娱乐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满足人们高质化的要求,必须不断更新放映技术。本文首先对我国电影放映技
村民自治在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村民自治的基本内涵在于"四个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村民自治
<正>所谓"说题教学",是指让学生在课堂上说出自己对题目的认识、理解;说题目的条件、结论、涉及的知识点(包括概念、公理、定理、原理等);说条件、结论之间的转化;说与学过的
能源供应与经济发展这一矛盾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难题。为了应对经济增长所面临的能源短缺危机,印度开始全面实施新能源战略,一方面对内大力发展新能源,另一方面在全球
北宋时期,频繁的水患极易引发大量的人员伤亡、农田毁坏,并进而造成农业生产环境的恶化,这一状况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体现得最为明显。为此,北宋政府采取多种应对措施,借助于赐
<正>蔡蔚只有一个目标:"在中国,做出世界上最好的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而蔡蔚就是给新能源汽车制造心脏的人。蔡蔚被称为"世界上最多产的混合动力汽
通过回顾总结上海卫生适宜技术工作经验,认为上海具备进一步发展卫生适宜技术的良好基础和条件,上海卫生科技"四位一体,联动发展"的管理模式促进了适宜技术的产生、转化与发
<正>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中国工人运动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工人阶级始终紧紧跟随党的前进步伐,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将自身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