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形象认知状况及提升策略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形象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本人对由自我内在特点所决定的外在表现的整体印象和评价。本研究以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自编《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形象认知问卷》调查问卷,分别对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学院、贵州师范学院等4所高校的85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实证调查,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二次探索性因素分析、方差分析、信效度检验、x2检验、描述性统计等。有关研究结果如下:   (1)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形象是一个多维度、多要素系统,主要分为内在自我形象和外在自我形象两个维度。而内在自我形象维度主要由“能力”、“文化素养”、“价值信念”、“性格”、“气质”等五个要素构成;外在自我形象维度主要由“形体容貌”、“言谈举止”、“服饰穿戴”等三个要素构成。   (2)根据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形象理论构想编制的《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形象认知问卷》具有可以接受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调查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形象认知状况的测量工具。   (3)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整体自我形象的认知评价在性别、院校、专业、生源地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年级上的差异显著。   (4)在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形象各要素方面,不同性别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素养、言谈举止、服饰穿戴、气质上的自我认知评价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能力、形体容貌、文化素养、价值信念上差异显著;不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素养、言谈举止、价值信念上差异显著:不同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能力、文化素养、价值信念上差异显著;来自不同生源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能力、文化素养、服饰穿戴、气质、价值信念上差异显著。   (5)在男女人学生各自对整体自我形象认知评价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各自对整体自我形象的认知评价在年级、专业、院校、生源地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6)在少数民族男女大学生各自对自我形象各要素的认知评价方面,不同院校男大学生在价值信念上的自我认知评价差异显著,而在年级、专业、生源地上差异不显著。不同年级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在形体容貌、服饰穿戴、文化素养上的自我认知评价差异显著;不同院校女生在文化素养上的自我认知评价差异显著;来自不同生源地的女生在服饰穿戴和文化素养两个要素上的自我认知评价存在显著性差异。   综合所有研究结果,本文在对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形象进行比较全面、细致的实证研究基础上,结合前人相关研究成果,从理性思辩视角出发,较为深入地探讨了目前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形象认知的基本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探讨了提升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形象的若干建议,旨在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形象塑造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其他文献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农业大国,农村农耕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影响至深,“三农”问题也一直是中国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近几十年来,我国经历解放后的大集
采用陈仁杰、钱海雷等改良的综合指数法对黔江区42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进行评价。该方法采用了转换指数法、加权平均法、最差因子判别法和内梅罗法等综合指数计算方
提出一种扁壳弯曲分析的混合样条元法,应用三次B样条函数构造出弯矩、扭矩、薄膜力和横向位移场函数.根据混合变分原理,推导出扁壳弯曲问题的二类变量混合样条元方程.该方法
20世纪哲学的日常生活转向是引导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标志。在意识到日常生活遭到科技理性的俘虏以及异化时,哲学界从多方面开展日常生活批判。其主要关注点是生活世界、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社会”是人们的共同愿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可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共同愿望,也关系到全体国民的
本文主要是介绍人类学大师史禄国的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社会组织研究。全文以《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一书为主要参考蓝本,对史禄国的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社会组织研究给予了较
传统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一般是操作步骤介绍性的叙述,缺乏对学生合作精神的激发和引导,致使部分学生缺乏合作意识,甚至在实验技能训练中产生矛盾。随着教改的不断创新,我们要进一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速度正在加快,在满足社会工作服务需要的同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作为专业的服务性组织,其质量的保证是需要尤为关注的。但我们发现,现阶段我国的社会工作服
随着妇女创业和女企业家的蓬勃发展,妇女创业者和女企业家在获得了经济权力和利益的同时在女性地位和女性生命本体上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和完善。但仅仅围绕经济说妇女地位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