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酸钠对种子萌发及相关酶的影响和癸酸在米槁种仁中含量的测定

来源 :贵阳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研究癸酸钠对花生、绿豆萌发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对米槁种仁中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并测定癸酸含量。  方法:  1.通过用不同浓度癸酸钠水溶液在适宜且相同其他条件下培育绿豆、花生种子,经一定时间,计发芽率及发芽势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比较部分萌发相关酶的活性。  2.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米槁种仁总脂肪酸、游离型脂肪酸和结合型脂肪酸进行分析测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质量分数。  3.进一步对米槁种仁中癸酸含量进行含量测定。利用索氏提取法对米槁种仁脂肪油进行提取,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米槁种仁脂肪油中的癸酸进行含量测定。通过绘制癸酸甲酯标准品含量与峰面积积分值标准曲线,测定米槁种仁中癸酸的含量。  结果:  1.癸酸钠水溶液培育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低于空白对照组,且一定范围内随癸酸钠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癸酸钠对绿豆种子中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和淀粉酶及花生种子中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脂肪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癸酸钠处理过的花生种子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说明此时花生器官生理功能受到抑制作用,花生生长发育受到阻碍。  2.对米槁种仁中的脂肪酸进行研究。米槁种仁总脂肪油的甲酯化成分中检测鉴定出13个化合物,其中10种脂肪酸。米槁种仁结合型脂肪酸的甲酯化成分中检测鉴定出15个化合物,其中10种脂肪酸。米槁种仁游离型脂肪酸的甲酯化成分中检测鉴定出20个化合物,其中12种脂肪酸。米槁种仁总脂肪甲酯化成分中百分含量较高的为癸酸甲酯52.611%、月桂酸甲酯37.824%、油酸甲酯3.595%、肉豆蔻酸酸甲酯1.191%。米槁种仁结合型脂肪酸甲酯化成分中含量较高的为癸酸甲酯47.385%、月桂酸甲酯43.439%、油酸甲酯3.189%、肉豆蔻酸酸甲酯1.382%。米槁种仁游离型脂肪酸甲酯化成分中含量较高的为癸酸甲酯43.265%、月桂酸甲酯38.789%、油酸甲酯8.529%、亚油酸甲酯2.073%、肉豆蔻酸酸甲酯1.902%、棕榈酸甲酯1.369%。  3.干燥至恒重的米槁种仁中癸酸平均质量分数为9.84%。通过线性关系的考察、精密度实验、稳定性实验、重复性实验和加样回收实验,证明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米槁种仁中癸酸含量测定的方法。  结论:癸酸钠对绿豆、花生萌发及部分相关酶有明显抑制作用;米槁种仁中癸酸和月桂酸含量丰富,可作为两者原料的理想来源。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并阐述智能园区整体方案设计和工程优化原则,以及系统集成商在此问题上的作用。 This paper presents and explains the overall design and engineering optimizat
目的:齐墩果酸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保肝、护肾、消炎、降血脂及降血糖等。现今齐墩果酸临床应用多在: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预防、慢性中毒型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以及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并作为抗癌辅助药物。目前OA生物活性开发利用尚不多,市售药物多为: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传统剂型。齐墩果酸的亲脂性比较强,不容易被吸收溶解度是影响齐墩果酸吸收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齐墩果酸的生物利用度和靶向性,以卵磷脂和胆固醇
目的:以日常用药煎煮方法制备样品,通过实验研究,考察中药“十八反”中附子与瓜蒌在配伍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初步用现代科学实验探讨“十八反”理论是否合理,给出科学合理
目的:通过对丹红胶囊抗心肌缺血作用的相关实验研究,为其进入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丹红胶囊对大鼠心电图ST段抬高
乙型病毒型肝炎简称乙型肝炎,其致病因子为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血制品、破损的皮肤及性传播,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有密切关系,给人类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威胁,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从中草药中寻找抗HBV单体化合物是发现抗HBV药物的有效方法。素馨花为木犀科茉莉属植物素馨花(Jasminum officinale L.var.grandiflorum)的干燥花蕾,又名耶悉茗花、素馨针,具有疏肝解郁
阿立哌唑作为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能够部分激动多巴胺受体及5-HT1A受体,使多巴胺信号达到正常水平,对精神病的阴性症状治疗效果更好,锥体外系反应及体重减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ICA)对去卵巢骨质疏松(OP)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ICA对OP大鼠骨组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期阐明ICA保护骨量、治疗OP的生
学位
增生性瘢痕是烧伤、术后和外伤后的常见疾病,严重者会影响体表美观并导致患者的机体功能障碍和心理障碍。现代治疗增生性瘢痕多用激素、激光、冷冻、手术等治疗方法,往往伴随副作用。中医药对瘢痕的防治有久远的历史,但存在用药途径比较单一、剂型有限等诸多问题,若将传统中药开发成现代制剂,可为中药应用于瘢痕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瘢痕即为中医的“血瘀症”,临床治疗多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散结之品。由丹参和牡丹皮两味中药组
在传统的企业组织与市场组织之间,已经很难用一条清晰的边界来区分这两类泾渭分明的经济组织。科斯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式的区分方案已经失效,在企业和市场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