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谚语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一个民族的思维和认知模式、审美情趣和文化意韵,是语言的精华。本文以朝鲜后期汉译谚语集《耳谈续纂》为文本,展开谚语的结构、句法、认知、翻译分析。在语言描写基础之上,对比韩汉谚语、总结谚语特点和认知特点,并阐明不同思维方式在语言结构上的表征特点。本文综合运用文献法、对比分析以及统计法、认知分析等研究方法,试图从五个方面探讨韩汉民族思维在语言结构上的体现。第一部分:正文前两章(论文共设有七章内容)。从谚语的语言学定义和归属考察韩汉传统谚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大量文献分析重新梳理谚语的语言学定位,并以语言和思维问题为线索和铺垫,将谚语和语言、思维问题结合起来,构成本谚语研究的新视角。第二部分:第三章主要分析韩谚结构、语义和汉译。《耳谈续纂》韩谚均为八音节,多为两段式,根据结构类型,可以分为词组型、单句型、复句型和紧缩型四类。此外韩谚大部分是社会谚,根据不同素材,可以分为家畜禽兽类、社会关系、判断类。另外韩谚译文,句法问题主要表现为:语义含糊、用词不当、语序问题、大量使用虚词。第三部分:第四章分析汉谚出处、句法、认知等内容。汉谚均出自《四库全书》,不同于韩谚,汉谚普遍带有典故性特点。此外汉谚结构较为丰富,八音节最常见,其次为十六音节和十音节,十二音节和四音节,以八音节和十六音节为主。八音节在结构上富有弹性,往往转换为四音节成语,这种结构转换,很大程度上不改变语义,此外汉谚也基本上由社会知识谚组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韩译汉谚存在一些纰漏,表现为:误译、语义模糊、结构概念淡化、语法错误。第四部分:第六章为本文重要的章节内容。汉谚使用固定句式和常用关联词多出韩谚,换句话来说汉语的意合句法特点在韩谚中没有充分展现出来,其表现有二:第一,构成形式简单;第二,相对数量较少。此外韩谚的汉语句法观向形态标志倾斜,形态标志往往位于主语和谓语之间,是用细腻明示的韩语句法描写汉语时的一种迁移,表现为句法手段的“盈余”和“单用”。我们认为这种句法范畴的不同选用源于不同思维取向,汉语的句法手段以零度(靠语序,省略形式)或句法手段双双出现为标记(有些单用我们可以对其进行补充,从句法深层结构上是成双使用);韩语句法手段则主要靠连接词和语尾等形态方式,连接词对后面出现的语尾没有强制性形态要求。汉语抽象思维在句法上表现为虚词的部分明示,而韩国语则表现为绝对明示。再则汉语的主语的话题功能比韩国语强,话题标志单一,位置较固定,这种固定性和韩国语的灵活性,显然构成鲜明对比。《耳谈续纂》中出现两种不同翻译倾向,也受到了具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影响,汉译韩谚在结构方面缺乏整体统摄能力,对汉语结构缺乏形态手段以及内隐句法关系等句法特点理解得不够透彻,句子逻辑关系表现能力偏弱,有些脱离汉语的句法语序观。第五部分:最后通过分析社会谚形成机制,指出粘着性语言编码利用所指、省略、连词、词汇连接词组织谚语结构,有别于汉语善用固定句式和常用关联词。从内容映现特征(或来源于和目标域的关系)而言韩谚往往构成单型网络,而汉谚善于使用双畴网络,因此汉谚更富创造性。这种创造性思维特点表现为对整体(语言结构)的把握和对主次、虚实的宏观布局,有别于细腻生动的韩谚语言形式。此外隐喻和借喻对谚语的语义整合起到了重要作用,韩谚侧重于借喻认知方式,而汉谚则倾向于隐喻。在话语中八种话题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挥,汉谚的对比话题结构比韩谚更常见。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次对汉译谚语集《耳谈续纂》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梳理,第一次从语言对比和认知语言学视野解读了谚语表现出来的不同民族思维取向。同样是东方语言,汉语则表现为一种具象思维,即明暗交替、依靠句法手段零度标记和对称出现的句法特点,并且在用词方面选择形象性和普通名词(主要表现为“人”)并配对使用,话题的类指和泛化程度(包括代词)要高于韩国语;韩国语的形象性思维高于汉语,句子相对具体和细腻,表现在灵活运用丰富的句法手段,话题结构常用具体名词或个体或个别概念。总之韩谚具有发散特点,结构细腻,善用单一网络结构,主体直接介入,借代往往参与语义建构,汉谚则善用集中思维和客体介入的双畴网络结构、语域式话题及对称焦点。正如隐喻所提示的那样,汉谚的创造性思维特点要高出韩谚,这源于具象性思维,而思辨性通过语序固定句式、常用关联词等手段进行推理,并非通过语言明示的逻辑,这种隐蔽性更多需要“悟”,这也是具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区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