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西北部米仓山地区构造特征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kl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仓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扬子克拉通北缘,北接秦岭造山带,东连大巴山构造带,西侧为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其形成演化与周围造山带密切相关,具有十分重要的构造意义。本文在米仓山地区高精度地震剖面解析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其地质演化史进行了探讨。本文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米仓山主体为一个大型的基底卷入构造,走向近东西;以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底部的石膏层为界,可分为上、下两层结构:浅层变形简单,深层变形则极为复杂,表现为一系列的自北向南冲断的双重构造。且石膏层下部层序存在剥蚀、减薄和加厚现象,反映该地区为早三叠世形成的古构造,并在后期重新活动。2.米仓山的基底卷入冲断层通过侧向断坡结构,与其西侧的龙门山薄皮冲断褶皱体系相连。侧向断坡表现为三条东倾的基底断层,并构成米仓山冲断体系的西界。3.米仓山南侧山前发育一系列的近北东走向的褶皱带,其浅层变形较为简单。褶皱带西部多呈北东走向,表明其受龙门山冲断带的控制;向东逐渐过渡为近东西向,表明米仓山构造体系逐渐占据主导地位。4.米仓山地区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四次构造变形,分别发生在早三叠世、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以及新生代晚期。其中,前两次构造活动较弱,而其现今的构造格局基本上形成于早白垩世,并在新生代得到加强。
其他文献
学位
长江三角洲晚更新世晚期的硬粘土层是沿海和陆架地区最具古环境研究潜力的层段,它含有最为丰富的、多样而且互相叠加的古环境信息,关系极其复杂。正确地提取这些古环境信息,
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发展清洁能源及低碳经济,很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核电工业,核能源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在所有能源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2016年,杭州市物价局坚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紧紧围绕服务保障G20峰会这一圆心,积极组织开展稳物价惠民生保峰会专项行动,深化重点
大水沟碲矿床位于石棉地区滨东韧性剪切带与西油坊韧性剪切带之间的大水沟穹窿体北倾伏端。矿区内构造活动复杂,韧性—脆性剪切带与穹窿体构造为含矿流体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成
由于土壤的自然属性,它能够提供与犯罪现场相关人员的有用信息,是公安刑侦工作破案的一个有效辅助手段。论文依托于公安部应用创新计划项目《土壤指纹特征及其数据库建立研究
他拉哈西地区位于松辽盆地古龙生油凹陷西侧,是油气运移指向最有利的部位,具有极其丰富的油源。但该区砂岩层位多,含油层位多,油水关系复杂,地层对比、油砂体对比难度大,严重
郯庐断裂带山东段早白垩世发育了大量的青山群火山岩,通过对其进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Sr-Nd-Pb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和LA-ICP MS法单颗粒锆石U-Pb年代学的研究,首先明确其岩
西安里铁矿位于山西省南部,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矽卡岩铁矿矿集区。铁矿石不仅品位高,而且岩体出露较好,适合矿体开采及理论研究。矿体形态复杂,大小不一,主要赋存于中生代中性
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少年,不论南北方,也不分冬夏,对于居家过日子的老百姓而言,米、面、油这几样必不可少。基于顿顿所食,人人所需的这一要求,市场上出现的米、面、油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