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右翼势力“靖国史观”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y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靖国史观”是日本近年来出现的右翼史观之一,随着日本政治的右倾风气而快速发展,对日本政治、中日交往乃至东亚和平产生了恶劣影响。以政治上臭名昭著的靖国神社为载体,“靖国史观”兼具了民族主义和宗教教义的双重性质。靖国神社为“靖国史观”提供了宣传基地和活动场地,使“靖国史观”得以在日本民众中快速传播。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结论组成。绪论部分,主要对本文的选题缘起、价值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难点、思路与方法和相关概念做了基础性交代,并对正文展开论述做出必要的铺垫。第一章,系统性多角度梳理了“靖国史观”产生的原因。一是来源于天皇制民族主义。天皇制民族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军国主义日本的官方意识形态,由“皇国史观”、皇道武士道和国家神道等思想组成。“皇国史观”是“靖国史观”的直接理论源头,皇道武士道为“靖国史观”提供“无私奉公”的核心思想,国家神道则为“靖国史观”披上宗教外衣。二是产生于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靖国史观”在日本政治经济社会的危机中孳生,在右倾的政治风气中传播和生长。被政客所利用,成为了煽动民众热情,骗取选民支持的工具。三是受到美国的扶植。面对日本的民族主义倾向,以美国为首的众多国家选择了纵容。美国因自身利益而妄图利用“靖国史观”,作为控制东亚政治局势的工具,便于针对特定国家。第二章,从思想结构角度深入剖析了“靖国史观”的主要内容。首先,点明了“靖国史观”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皇国复兴”,即复古回到明治旧日本帝国时代。其次,指出了“无私奉公”是“靖国史观”对日本国民的首要要求。日本全体民众应当为了天皇和“皇国”“无私奉公”,把自己的生命和精神都无偿奉献给“皇国复兴”的事业。最后,侵略战争“无罪”与参拜靖国神社“光荣”是“靖国史观”极力倡导的观点。具体到实际行动中,要求日本民众认为靖国神社中祭祀的战犯是“光荣”的护国之神,并且应当积极参拜靖国神社来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因此可以引申为支持“侵略战争无罪”、美化侵略历史和逃避战争责任。第三章,客观评估了“靖国史观”的消极影响。第一,从历史的视角对“靖国史观”与其他右翼史观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分析了“靖国史观”对“皇国史观”继承与发展,和“靖国史观”与其他战后右翼史观的异同。第二,“靖国史观”在历史上产生的遗毒,已经深深污染了日本政治、中日关系乃至东亚和平的现实,还将对未来构成了可预见的威胁。“靖国史观”的恶劣影响主要体现在要求日本政治家正式参拜靖国神社,出版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修改宪法第九条,制造钓鱼岛等领土争端,支持“台独”,拒绝为侵略战争道歉等事件之上。它们危害着中朝韩俄等国的和平与安全,引起东亚局势长期的震荡。这些恶劣事件经过日本右翼势力的鼓噪,战后几十年过去仍未得到解决并将会持续发酵。结论部分,得到了“靖国史观”问题需由日本自身解决的结论,告诫日本并提供了解决办法。作为“靖国史观”的受害者,我国应剖析“靖国史观”的精神结构,对其进行内部批判。瓦解“靖国史观”的理论基础,尽力消解其恶劣影响,始终对其保持警惕。但是归根结底,“靖国史观”孳生于日本的政治社会环境,最大的受害者始终是日本自己。只有日本能够正视历史,承担战争责任,才会杜绝“靖国史观”及其他右翼史观的产生和存续。
其他文献
新中国建立之初,西南地区是全国最晚解放的地区之一。面对广阔的西南新区,迅速建立起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生产的领导从而进一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乃是重中之重。本项研究拟以1953-1956年间璧山县大兴乡开展的互助合作运动为经验基础,具体考察中共对西南新区农业生产的领导实践。位于重庆城西的璧山县大兴乡(今璧山区大兴镇)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叫兴隆场,是一个糅合了复杂历史元素的地方。那里既有地方封建势力(如袍哥),
学位
当代日本,存在着各种社会歧视和压迫现象,被称为部落民的那部分居民的处境就是其中之一。部落民虽然同属于大和民族,但他们过着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生活。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着手改革封建制度。政府为了解决这个部落民带来的社会隐患,于1871年发布了《解放令》,意图改善部落民的生活现状。然而解放令的颁布并没有给部落民们带来实质性的改善。之后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部落民们不再依靠政府,自发的形
学位
1949-197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创的三十年,也是我国纪实影像起步的三十年。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量将镜头对准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少数民族人民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在为人们展现着边疆地区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的同时,也对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记录,描绘了各民族团结、平等、和谐的美好图景。涉藏纪录片作为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这一时期大规模出现。在当时国家百废待兴、民族关
学位
国际商事仲裁案件中仲裁庭对双方当事人所做出的通知事关当事人申辩的权利与机会,事关案件本身的公平正义,事关裁决最终能否被承认与执行。本文探讨的核心是国际商事仲裁程序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即仲裁庭的通知行为,而根据《纽约公约》的规定,法院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时对该行为的审查标准为“适当”,这样的规定过于模糊,但可以一定程度缓和由于各国立法、各仲裁机构规则不同而导致的冲突。与此同时,模糊的规定又给被请
学位
泉镜花(1873-1939)是明治后期至昭和初期活跃于日本文坛的名作家。他在写作生涯初期创作的《夜行巡查》《外科室》等观念小说广受好评,之后凭借幻想小说《高野圣僧》成为人气作家。泉镜花一生笔耕不辍,写下300余部作品,涵盖小说、戏剧、俳句等多种文体。因其作品多带有怪异及幻想色彩,泉镜花被称为日本近代幻想文学的先驱者。他在写作初期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社会问题的观念小说。其中,有六部小说以甲午中日战争为背
学位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迄今,当年的侵略国和战败国日本并没有进行战争反省,尤其右翼史观一直在日本社会蔓延,深刻影响了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的代表观点,就是日本右翼势力炮制的所谓“自虐史观”。日本右翼势力企图以此美化侵略战争、淡化日本国民的战争记忆。这不仅严重阻碍了日本朝野对侵略历史的反省,而且对中日关系的发展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特别值得警惕。本文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束语构成:绪论部
学位
随着网络在国家日常事务应用的不断深入,网络空间中的国家主权问题也已变成了全球社会所普遍讨论的热门话题。但纵观国际社会实践现状,如何建立独立平等开放合作的国家主权观这一问题,仍旧具备广阔的讨论空间。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主权的定义、网络主权的特点以及所包括的四类基本原则。网络主权是指一国能够独立进行网络活动并平等参与国际网络治理,对其拥有的流动性涉外信息可自主支配的权利。网络主权因为网络空间的特殊性,而
学位
20世纪20年代是台湾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台湾女性角色在多种因素的合力作用影响下从传统的“贤妻良母”走向现代的知识职业女性,台湾新女性的出现增添了日据时期台湾妇女史一抹亮色,亦反映了这一时期台湾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变迁。日据时期台湾新女性出现于特殊的政治文化生态下,本文聚焦1920年代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台湾新女性群体,通过收集、爬梳、分析史料,论述了催生日据时期台湾新女性的内外因素,分析了台湾进步
学位
本研究以宗法制对传统武术发展产生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为指导。系统的梳理了宗法制对传统武术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深入探讨了传统武术发展过程中受到宗法制影响的具体体现、历史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能够为当今中华武术传承所借鉴的启示。有助于深层揭示影响传统武术发展的社会因素、文化背景。为探讨传统武术发生、发展的历史动因完善了历史依据,为推动当今中华武术的传承发展
学位
民国时期,河南的娼妓业畸形繁荣,一个表现在人数增多,如在开封、郑州等城市,人数可达千人;另一个表现在分布广泛,除了郑州、开封、洛阳等大城市,许昌、漯河、周家口、新乡、驻马店、焦作等地也有分布。按照分类,河南的娼妓大致可分为南班和北班两大类,不过后来渐趋融合。按照等级,大致可分为三等,每个等级在居住条件、营业价目、接待对象、实力上各有不同,大致遵循从一等到三等递减的规律。与此同时,妓业的兴盛也带来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