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漯河市是全国第一家“中国食品名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漯河市的食品产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食品工业成为漯河市的主导产业,但由于食品加工水平相对落后,管理水平也不如经济发达地区,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峻。本文以漯河市食品安全抽检数据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资料分析、走访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把握漯河市食品安全整体状况,找出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来源并提出对策,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提供依据。2016、2017年漯河市共抽取生产加工食品、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2821批次28类食品,进行了微生物、重金属、食品添加剂、农残兽残、违禁物质、常规理化六方面指标的检测,抽检结果显示,食品安全整体合格率为98.1%,总体水平稳定较好,餐饮食品合格率较高,为99.3%,说明对其的管控水平较高;其中淀粉及淀粉制品、冷冻饮品、方便食品、糕点、饼干、调味品、食用农产品中水产品合格率相对较低,应对其进行重点监控;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超量超范围使用、农残兽残的检出或超标是最容易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合格食品多发生在小企业、小作坊和小速食店。以2016-2017年抽检数据的分析结果为基础,识别影响食品安全的风险因素,并依据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系统分析其来源,发现存在的高风险环节主要是:进货把关不严和贮藏不当、生产加工环境差、不按要求对生产加工设备器具进行清洗消毒、滥用食品添加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不强、生产经营单位管理混乱很难溯源。通过以上分析和实地调查,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先进经验,对漯河市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监管模式由事后补救向事前预防方式的转变,主要内容为:对高风险环节进行重点监控;在监管队伍中引入专业技术人才;整合检测资源,提升检测水平;构建全程式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增强违法处罚力度,建立信用监管体系;强化行业协会监督作用;加强食品安全宣传,鼓励市民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