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炎症性肠病群体的心理症状以及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伴有精神心理异常的IBD患者提供相应的心理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总医院消化内科确诊IBD患者159例,其中CD 89人,UC 70人;健康人群89例。采用一般情况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90项症状清单(SCL-90)与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心理测评,根据得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IBD患者的心理症状与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结果: IB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更易出现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偏执和其他方面的特点,且程度更为严重;活动期IBD患者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敌对、偏执方面更为突出,程度更为严重。但UC与CD间无明显差异(p>0.05)。焦虑发生率为22.64%,抑郁发生率为43.41%,总的焦虑或抑郁发病率为39.62%。IBD患者的心理健康、躯体健康及社会功能均受累。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疾病病情、抑郁、人际关系及偏执均是IB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其中,活动期患者、抑郁及偏执症状高,生活质量差。合并异常心理症状的IBD患者在总分、全身、肠道及情感方面生活质量较无异常心理现象的IBD患者更差(p<0.05) 结论: 面对合并焦虑、抑郁、偏执等异常心理的IBD患者,应尽早识别并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及治疗,缓解异常心理对患者造成的生理、心理损伤,致力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