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氨酸对肉鸡生长发育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及其分子调控机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b916720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人在赖氨酸影响肉鸡生长发育及肉鸡赖氨酸需要量方面研究较多。而赖氨酸调控肉鸡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等机能的分子机制尚缺乏系统深入研究。本试验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旨在通过评估赖氨酸对肉鸡生长发育,小肠氨基酸及小肽转运载体及肠道屏障相关基因表达,sIgA含量的影响以及赖氨酸缺乏对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初步揭示日粮赖氨酸基于肠道机能与健康途径来调控肉鸡生长发育的可能分子机制。试验一赖氨酸对肉鸡生长发育、肠道氨基酸及小肽转运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360只AA肉仔鸡雏,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个组设6个重复,每一个重复有20只肉仔鸡雏。LL(赖氨酸缺乏)组、ML(赖氨酸适量)组、HL(赖氨酸过量)组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60%、1.00%、1.40%。对照组为ML组,试验组为LL组或HL组。试验期是21d。结果表明:(1)LL组肉鸡ADFI(平均日采食量)、ADG(平均日增重)、腿肌重、胸肌重、腹脂重、腿肌率、胸肌率极显著低于ML组(P<0.01),F/G(料重比)极显著高于ML组(P<0.01),HL组ADG极显著低于ML组(P<0.01)。LL组或HL组对腹脂率影响均不显著(P>0.05)。(2)LL组肝脏重、肌胃重极显著低于ML组(P<0.01),肌胃指数和心脏指数均极显著高于ML组(P<0.01),HL组肝脏重显著高于ML组(P<0.05)。LL组或HL组对肝脏指数、心脏重影响均不显著(P>0.05)。(3)LL组十二指肠PepT1、EAAT3、B~0AT,回肠PepT1、B~0AT基因表达极显著高于ML组(P<0.01),十二指肠CAT1,空肠PepT1、CAT1、EAAT3、B~0AT,回肠EAAT3基因表达极显著低于ML组(P<0.01),回肠CAT1基因表达显著低于ML组(P<0.05)。HL组十二指肠B~0AT、EAAT3、PepT1,空肠EAAT3、CAT1 mRNA表达极显著低于ML组(P<0.01),十二指肠CAT1,回肠B~0AT mRNA表达显著低于ML组(P<0.05),空肠PepT1、B~0AT,回肠EAAT3 mRNA表达极显著高于ML组(P<0.01),回肠CAT1基因表达显著高于ML组(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赖氨酸缺乏可能主要使空肠氨基酸及小肽转运载体mRNA表达下调,而过量可能主要使十二指肠氨基酸及小肽转运载体mRNA表达下调,影响蛋白质氨基酸利用,从而显著抑制肉鸡的生长发育。试验二赖氨酸对肉鸡免疫器官及肠道免疫的影响试验设计同试验一。结果表明:(1)与ML组相比,LL组脾脏重明显减小(P<0.01)、胸腺重明显下降(P<0.05),法氏囊指数明显增加(P<0.01),HL组对肉鸡免疫器官发育影响不显著(P>0.05)。(2)LL组空肠、十二指肠、回肠sIg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极显著低于ML组(P<0.01),HL组回肠、十二指肠sIgA含量极显著低于ML组(P<0.01),空肠sIgA含量显著低于ML组(P<0.05)。(3)LL组十二指肠Claudin-1,空肠ZO-1、Occludin、Claudin-1,回肠Claudin-1、ZO-1基因表达极显著低于ML组(P<0.01),十二指肠ZO-1 mRNA表达显著低于ML组(P<0.05),十二指肠、回肠Occludin mRNA表达极显著高于ML组(P<0.01)。HL组肉鸡十二指肠ZO-1、Occludin,空肠Occludin表达极显著高于ML组(P<0.01),空肠ZO-1、Claudin-1,回肠ZO-1表达极显著低于ML组(P<0.01),回肠Claudin-1表达显著低于ML组(P<0.05)。(4)LL组十二指肠、回肠TNF-α,空肠INF-γ表达极显著高于ML组(P<0.01),空肠IL-10、TNF-α,回肠IL-10、INF-γ、IL-12表达极显著低于ML组(P<0.01)。HL组十二指肠IL-10 mRNA表达显著高于ML组(P<0.05),十二指肠、空肠TNF-αmRNA表达极显著高于ML组(P<0.01),极显著下调空肠IFN-γ、IL-10,回肠IL-10、IL-12 mRNA表达(P<0.01)。本研究结果表明,赖氨酸缺乏可能主要通过影响肉鸡空肠物理与化学免疫屏障相关基因表达,降低小肠sIgA含量,影响免疫器官发育,而赖氨酸过量则主要可能通过影响空肠和回肠物理与化学免疫屏障相关基因的表达,降低小肠sIgA含量来影响肠道屏障,降低肉鸡免疫机能。试验三赖氨酸缺乏对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取240只1日龄健康AA肉仔鸡雏,随机将它们分成2个处理组,每个组设6个重复,每一个重复有20只肉仔鸡雏。D0、C0组的赖氨酸含量分别是0.60%、1.00%。对照组为C0(赖氨酸适量)组,试验组为D0(赖氨酸缺乏)组。试验期是21d。结果表明:(1)与C0组相比,D0组Alpha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变化(P>0.05),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P<0.05)。(2)与C0组相比,D0组显著降低Alphaproteobacteria纲丰度(P<0.05),显著降低Bacteroides_uniformis种丰度(P<0.05),显著提高Tyzzerella属丰度(P<0.05)。结果表明:赖氨酸缺乏可能主要通过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影响肠道菌群丰度,进而可能导致肉鸡肠道屏障功能降低,盲肠菌群比例失调,降低肉鸡免疫机能,进而可能阻碍肉鸡生长发育。
其他文献
微生物作为陆地生态系统关键生物因子,发挥着调控土壤养分循环的重要作用,并对环境扰动,特别是冬季气候变化十分敏感。研究半干旱地区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特性对休眠期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及机制,有助于我们评估和了解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半干旱草地的生态过程和功能变化。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半干旱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开顶式生长室(OTC)模拟增温,遮雪棚模拟减雪,设置增温(W
在哺乳动物睾丸中,精子发生起始于精原细胞,经一系列增殖分化过程最终形成精子。精原细胞依据其分化状态又可划分为未分化精原细胞和分化精原细胞两类。对小鼠精原细胞的分化与分子标记物已经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猪精原细胞的异质性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基于单细胞测序手段,解析猪精原细胞的异质性,并进一步分析研究猪精原细胞亚群的分类及其差异基因的表达,旨在筛选未分化精原细胞和分化精原细胞的表面分子标记物,并通
本研究旨在探究饲粮能量和蛋白水平对萨湖F1代羔羊生长性能、肌肉品质、肌纤维特性与类型、以及肌肉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日后通过调控饲粮营养水平改善羊肉品质和肌纤维类型转化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揭示饲粮营养水平对肌肉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支撑。60只健康状况良好的萨湖F1代羔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分别设置对照组(消化能:10.38 MJ/kg,粗蛋白:14.36%),高
miRNA是一种非编码RNA,成熟长度为18-25 nt,它在动物界中无处不在,由RNA聚合酶Ⅱ转录产生。miRNA参与了动物机体的不同生理过程,包括抑制靶基因的翻译,影响m RNA降解以及调节靶基因的转录。随着对脂质代谢分化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非编码RNA在生物发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开始被研究者重视。脂肪形成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内脂肪细胞的数量。脂肪形成是由几种脂肪细胞选择性miRNAs和
研究发现,健康母畜的初乳和常乳中均存在大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能是初生犊牛早期胃肠道微生物的来源之一,与犊牛早期胃肠道菌群的建立以及微生物诱导的免疫系统发育密切相关。当前,为了避免乳中致病菌诱发犊牛消化道疾病,国内大部分规模化牧场都会将初乳和常乳经过巴氏灭菌后再饲喂给犊牛,而巴氏灭菌在杀灭牛乳中致病菌的同时,也会杀灭其中的益生菌,进而影响犊牛早期肠道菌群的建立和肠道健康。因此,本研究在全面分析初乳
目的 探讨阶段性目标护理应用在前置胎盘期待疗法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前置胎盘患者9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盲摸双色球法分组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组内均为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实施阶段性目标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及对各项护理的依从性、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数据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健康养殖”模式已成为实现我国奶牛养殖业蓬勃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必然趋势,为规范奶牛集约化养殖、改善奶牛健康以及减少抗生素滥用指明了方向。奶牛乳腺炎作为危害奶牛健康的感染性疾病,因其频发与治疗效果的不佳,依旧是阻碍奶牛养殖业健康养殖模式稳步前进的重要因素。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引起奶牛乳腺炎的主要的病原菌之一,既可以通过调节自身代谢过程来抵抗环境应激,也可以通过
本研究通过超声波和碳酸钾(K2CO3)分别单独和联合处理牛肉,检测牛肉嫩度、持水性等指标进行嫩化效果评价,并尝试分析不同频率超声、不同浓度碳酸钾溶液处理对牛肉内部肌纤维微观结构的影响和肌纤维蛋白组分的变化,为新型嫩化技术的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探究不同频率超声处理对牛肉品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将20块肉样分装入封口袋中,随机分成五组,四个处理组:不同频率超声(25 kHz,33
肉品质的不断提升是畜牧业发展永恒的追求目标,脂肪沉积能力的改善是提升肉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关键因素之一。动物的脂肪组织是重要的储能器官和内分泌器官,主要负责机体多余能量的储存和代谢,同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机体生理功能的调控。同源框基因(Homeobox genes)是一类重要发育转录因子,能在脂肪沉积、扩张和体脂分布的命运决定中发挥调控作用。Hoxa5作为Hox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已被在多各部位的
六经传变首先是由《内经》中提出的,原意为疾病的发生是一天传一经,后来张仲景对其做了发展,不但将顺经而传的六经病证具体化,而且也提出了越经传的现象。大量的临床医疗实践表明:疾病的发生、发展之演变,完全经过从太阳经顺序传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和厥阴各经,最后甚至死亡这样一个全过程,实属极少见。而先出现或不出现太阳经的症候,然后直接出现其后任意一经症候的现象却不乏存在。这种越经而传的现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