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观照下《诗经》动、植物名称英译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88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经》是一部标准的生态写作,囊括了大量的动植物意象,是我国典籍动植物意象的滥觞,英译本众多。纵观众多英译本,各有千秋,但同时也存在着共同的问题:只重翻译宏观的吻合,而缺乏对微观细节的推敲,译名存在不实,使原文欲构建的“意象画面感”大打折扣,打破了文本的生态平衡。中国典籍外译的目的是将博大而细腻的中国文化介绍给国外读者,忽略《诗经》中动、植物名称的翻译,很难将诗中所展现的丰富意象传达给读者,这就达不到典籍外译的真正目的。因此《诗经》中的动植物名称英译研究问题不容小觑。本论文通过梳理流传度较广的7个《诗经》译本中的动、植物英译名,分析发现:这些英译本中对“载情托意”的动植物名称英译存在着以下三个问题:1)以偏概全,过多使用上义词;2)一名多译,差异较大;3)译而不信,存在曲解和误译。然而,目前翻译界对《诗经》的微观翻译问题不够重视,关于《诗经》动、植物名称英译的微观研究较少。本论文拟立足于我国本土的翻译理论--生态翻译学,辅之传统的名物学、训诂学资料进行佐证,采用文本分析法和归类研究法,在TEB、TTT、TAS理论的观照下以实物资料证史、证诗,科学地界定《诗经》中所记载的各种动、植物的本相,辩证地考究译本的选词。力求维系源语、译语所处环境的生态平衡,力争在《诗经》所咏之物与具体实物二者之间,为目标读者清晰地指出接通它们的特性。经过探讨分析《诗经》实例,本论文归纳出以下几点措施修正《诗经》英译本中动、植物名称翻译的三个问题,分别是:1)以动植物的科学描述做基础,添加解释脚注,补建缺失的文本生态环境。2)依存源语的生态背景与文本土壤,选择原语“依归感”最强的译词。3)强化译名的名物考据,提高“整合适应度”。旨在寻找《诗经》中动、植物英译的最佳翻译,以达到翻译生态的和合之境,并下定研究结论:好的翻译是有一定认知基础的译者在权衡多方的生态平衡后,择善而从,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使源语文本在另一种语言土壤中的和谐再生。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总括性的介绍本论文,其中包含: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发现的问题及原因、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其中,提及的“发现的问题”是作者通过梳理流传度较广的7个《诗经》译本中的动、植物英译名(详情见完整版附录)分析得出的,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第二部分进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部分从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两个方面展开,以此对相关研究的进展、成果及其不足进行阐述,其中以国内研究为重点;第三部分对生态翻译理论进行陈述与分析。第四部分是论文的主体。第四部分首先对本论文的研究对象《诗经》中动植物名称的概况及特点,以及英译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阐述,随后立足于生态翻译学理论,就通过梳理译本中动植物英译名,发现的三个突出问题,逐一探讨分析,并提出切实的解决策略。第五部分是对本文研究的总结。
其他文献
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与儒学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王家骅广东商学院杨,杨志书作为民族性之表现的思维方式,是指由思维的多种要素、形式和方法而组织的,长久、稳定、普遍起作用的思维结
期刊
在当今时代发展的过程中,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多,其中主要是来自网络的影响。"互联网+"对网络思想文化建设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相关的
本文报道以明矾等为浓缩剂,对多种单细胞藻类进行浓缩和再培养,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各种藻的较适浓缩剂及浓缩剂量。同时将浓缩的藻类经低温数月保存后,进行三级扩种培养和对
本文力图以时间概念为牵引,从不同时代的绘画理论为切入点,来阐述每个时代对画面空间的理解和表达。文章力图把这一现象总结,概括出一个大的规律,使其系统化,为山水画的创作
目的 :评价全麻下颅骨牵引指导寰枢椎脱位手术选择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诊断寰枢椎脱位行手术治疗的26例患者,男18例,女8例,年龄18~65岁(45.0
现代化是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需要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相一致,必将出现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因此,研究高校道德教育现代化发展问题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将镀锌钢板经表面处理后涂覆硅烷,研究成膜后的耐蚀性能。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和交流阻抗表明,涂覆硅烷膜后,硅烷膜的存在能够明显地抑制腐蚀过程中的阴极
<正>调查研究是人大基本的工作方法之一,是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准备决策的过程,是人大常委会有效行使职权的先决条件,也是推进政府依法行政、"两院"公正司法的有效手段。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