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FM工艺双路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内气固流动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qinhui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从非石油路线缓解我国丙烯市场供需矛盾,同时满足清洁汽油环保要求,本课题组开发了PGFM(甲醇制丙烯联产清洁汽油)工艺。由于该工艺所使用的ZSM-11催化剂具有优良的抗结焦性能,加之其对积碳不敏感,需开发出一种配套的双路循环流化床反应器来实现该过程的连续反应-再生。双路循环流化床运行机制如下,一方面,大量待生剂经副循环回路直接引至提升管底部,在循环过程中持续进行催化反应和发生焦炭沉积,另一方面,满足烧焦要求的少量待生剂经主循环回路引入再生器,实现再生循环。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在实验室现有的冷态模拟循环流化床装置上开展。首先对该装置进行改建,使其能够满足主、副两路颗粒的循环流动要求。副循环立管内颗粒的稳定流动是双路循环平稳运转的前提,研究发现,松动气体的引入能够消除立管的振动,调节立管内的流态,但松动气量要适当,而本装置在0.15 m3/h为最佳,气量过小或过大均不利于颗粒循环量的稳定,立管内颗粒应维持在近密相流化状态下操作,如此能够为副循环流动提供充足的推动力。在两路循环能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对两路循环的调节规律和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主、副两路循环受到系统压力平衡限制,并非独立可调,二者存在明显的相互抑制关系,一路颗粒循环量的增加将导致另一路的减小。表观气速和沉降器底部流化风量均是调节两路颗粒循环量的有效手段,主、副颗粒循环量均随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增大,沉降器底部流化风量则能辅助调节两路颗粒循环量的比例;在操作范围内,主、副两路循环的下料阀压降沿颗粒流动方向均为正值,消除了系统发生“窜气”的可能,能够维持整个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转。对单、双侧下料形式下提升管内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定义了气固两相接触效率。结果表明,单、双侧下料结构差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颗粒浓度的径向分布均匀度和颗粒浓度分布的轴对称性上,主、副两路颗粒循环量越接近1:1,颗粒浓度径向分布越均匀,轴对称性越好,气固两相接触效率越高。表观气速和总颗粒循环速率的增加均有利于提高颗粒浓度分布的轴对称性。表观气速增大,气固接触效率降低;总颗粒循环速率增加,气固接触效率增大。
其他文献
社会救助作为一项基础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类似杭州这样的发达地区因其救助水平较高等因素较好地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然而因其制度设计的缺陷,社会救助
以迟熟中粳稻通育粳1号为材料,研究水稻生育中期施用氮肥与稻米蛋白质含量及其淀粉粘滞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稻米的蛋白质含量随施氮量增加、氮肥施期后延而提高;在水稻生育中
目的:对邻近组织瓣同期修复唇癌术后组织缺损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采用唇、唇颊组织瓣同期修复唇癌切除术后组织缺损22例。唇癌切除根据病变的部位及范围大小,采用唇组织全层“V
氧化改性可显著改善减压重油的组成与结构,扩展减压重油的应用领域。本研究采用空气吹制氧化法对环烷基减压重油进行氧化改性,考察了反应条件对氧化效果的影响规律,初步探索
生物质能源是目前能转化为液体燃料代替化石燃料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其转化利用技术对缓解能源短缺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生物质热解技术是常用的生物质热加工处理技术,
笔者于2000~2003年间采用舌下三针刺法治疗假性球麻痹饮食咳呛4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正>《良心的自由——从清教徒到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1](以下简称《良心的自由》)一书的作者是专研美国16—18世纪思想史的专家约翰·范泰尔(L.John Van Til),这也是他为数不多
会议
随着原油的不断开采,常规原油资源开采量已经不能满足世界石油资源需求的增长,能源的巨大缺口将由稠油、油砂沥青等非常规原油资源来弥补。然而非常规原油粘度高、密度大、杂
<正>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性细胞、气道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的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中医认为,哮喘分为冷哮、热哮、风痰哮、虚哮、寒包热哮等多种证型,临
分析了航空公司的主要成本构成,对低成本航空发展战略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发展低成本航空的竞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