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早期开始学者们逐渐关注到了儿童的假想伙伴现象,1934年,Svendsen发表了真正意义上关于假想伙伴的研究,提出了假想伙伴的操作性定义,为以后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在后来的研究中,学者们将假想伙伴归纳为两类:一是看不见的,没有外部的实物依托的幻想伴从;二是存在于现实世界中,被儿童赋予拟人化的客观实物。也有部分学者将“角色自居伙伴”纳入假想伙伴的范畴。近年来,儿童的假想伙伴现象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同国家、地区的学者都对假想伙伴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假想伙伴现象的出现,在比例上有很大的差别,从9%到65%不等,这可能与学者的定义不同、研究方法及界定的严格性有关,但也说明了儿童的假想伙伴现象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本研究旨在通过结构性访谈问卷,对5-6岁的儿童进行调查,对儿童假想伙伴现象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假想伙伴现象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首先,对儿童家长发放家长结构调查问卷,对儿童假想伙伴现象进行初步的了解。其次,根据回收的有效问卷,对相应的儿童进行结构性访谈,并对是否存在假想伙伴以及假想伙伴的类型等进行记录,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二次确认。最后,对教师发放儿童亲社会行为倾向问卷,在研究被试儿童在年龄、性别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存在假想伙伴现象的儿童与不存在假想伙伴现象的儿童在亲社会行为方面的差异性。通过本次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108名5-6岁的被试儿童中,有34.3%的儿童存在假想伙伴现象,假想伙伴现象在5-6岁儿童中十分常见,儿童的假想伙伴在年龄上的分布差距不大,女性儿童更倾向于出现假想伙伴的现象。(2)在调查家长对儿童假想伙伴的看法时,10.8%的家长对儿童的假想伙伴现象感到担忧,54.1%的家长对儿童的这种假想伙伴现象没有特殊感觉,只有29.7%的家长对儿童的假想伙伴现象是支持态度。(3)在假想伙伴的特征方面,儿童对假想伙伴的选择趋同,儿童都倾向于选择与自己性别一致、比自己年龄小的假想伙伴,儿童更倾向于选择自己能够“照顾”的假想伙伴;在假想伙伴的数量方面,儿童较少会拥有多个假想伙伴。(4)儿童的假想伙伴多为依托于实物而存在的,占到拥有假想伙伴的被试儿童的81.1%,只有少数儿童的假想伙伴是以完全看不到的形式存在的。(5)在假想伙伴与角色扮演的关系上,83.8%拥有假想伙伴的儿童都拥有角色扮演的现象,有角色扮演的儿童更倾向于拥有假想伙伴,假想伙伴作为一种复杂的假装游戏形式,与角色扮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6)在假想伙伴对5-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方面,在剔除了年龄、性别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之后,发现拥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亲社会行为得分上显著高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假想伙伴的数量、表现形式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得分存在显著影响,拥有多个假想伙伴的儿童在亲社会行为的得分上显著高于仅拥有一个假想伙伴的儿童,拥有完全看不到的形式假想伙伴的儿童在亲社会行为得分上显著高于假想伙伴表现形式是依托于实物存在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