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探讨——基于新农村建设中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的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ne_o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研究表明,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偏向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战略,对农村金融的直接干预政策以及农村金融自身的系统性缺陷,致使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未能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相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进入2006年,我国新农村建设逐渐推开,原有的农村金融体系难以有效支撑新农村建设。因此,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乃至整个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本文首先对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演进过程进行梳理,从而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有一个清晰地认识,进行历史回顾有助于我们更透彻地理解中国金融体系现状的形成。然后分别从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和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两方面展开多层次分析,为从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互动角度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奠定基础。最后在“需求追随法”和“供给领先法”相结合的思路下构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通过合作金融、商业金融、政策金融、规范的民间金融四大渠道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金融需求特别是融资需求进行深入探讨。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对农村金融概念的界定,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历史进程的梳理以及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演进的评价。第一节综合农村金融体系的理论内容和地域界定,农村金融体系是指,在县及县以下由若干银行业金融机构或活动组成的为农村经济发展融通资金的金融组织体系。第二节从新中国成立后即1949年开始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演进分为五个阶段。第三节分别从利益论、经济体制变革路径、农村金融体系对农村金融现实需求满足三个角度,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演进进行了评析,为新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提供历史经验借鉴。 第二章将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分为三大类:农户,农村企业和政府,并通过样本整理、数据统计和案例分析对这三大主体的金融需求内容、特点逐一进行分析。第一节整理从1998年以来与农户金融需求相关的样本资料,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得出贫困型、普通型、市场型农户各自的资金需求特点;并讨论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对农户金融需求的影响。第二节整理2000年以来与东、中部地区农村企业金融需求相关的调研样本。为使样本覆盖更全面,本节结合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受资助立项项目“成都周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分析以及民间资金利用”的实地调查案例进行分析,得出了农村乡镇企业、民营中小企业以及产业龙头企业各自的金融需求特点;并讨论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对农村企业金融需求的影响。第三节介绍新农村建设时期政府的金融新需求。 第三章讨论我国农村金融供给情况。第一节讨论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以及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特别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标志着在新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第二节运用实证方法,通过测算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金融相关率指标FIR,对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程度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基于纵向比较,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程度确实在曲折中加深,但是从横向比较的结果,农村金融深化程度相对与我国整体金融深化程度而言,还存在很大差距。本文深入分析了差距存在的原因,得出了我国农村地区存在供给型金融抑制的结论。 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在前三章研究的基础上,对新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展开讨论。第一节介绍了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基本理论,并对有关理论进行了评述,为农村金融体系框架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首先,从三种农村金融市场理论来看,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相比前两种理论更贴近农村金融市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实际;其次,“需求追随法”和“供给领先法”为从农村金融需求和农村金融供给角度考虑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参考,可在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的动态平衡中寻求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再次,就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两种方法:“机构法”和“功能法”单独来看,均存在缺陷。因此,应将二者结合使用。第二节提出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总体框架是:推进强化合作金融、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农村民间金融四条供给渠道从而实现对农户、农村企业、政府就金融需求的全面覆盖。在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创新方面应实现两结合,即“需求追随型”和“供给领先型” 同步并进,“功能法”和“机构法”相结合。第三节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提出了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原则:以支持“三农”为导向;农村金融体系必须与我国整体金融改革相协调;建设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效金融生态环境;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体现市场竞争与政府支持相结合的原则;合作金融、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在满足农村金融需求上要相互补充但在运营上要有严格的界限区分。第四节从合作金融、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农村民间金融提出了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具体构想。 本文特点:1、探讨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金融领域的新变化。一方面,从农村金融需求角度看,农户、农村企业以及政府的金融需求在新农村建设时期出现了新的内容和特征。另一方面,从金融供给的角度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进入了多元化市场阶段,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纷纷出现,例如只贷不存金融机构、村镇银行等等。这些新变化为研究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信息。 2、新的研究角度。从已有的关于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文献来看,多数是从金融机构改革方面入手探讨,也有从农村金融需求角度进行分析。本文注重农村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的结合,在对不同农村金融主体的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四大农村金融供给渠道如何对不同特点的农村金融需求进行满足。 3、注重实证分析。搜集改革开放后到2004年的数据资料,计算我国农村金融相关率指标FIR,对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程度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从已有的关于我国农村FIR测算的资料来看,系统研究农村金融相关指标的文献是张兵等(2002),但该文献的数据截止期为1999年,数据资料较为陈旧。而且从本世纪初开始了农信社改革试点,这一农村重要金融机构的改革必然对我国金融深化产生相关影响。因此,本文将测算数据搜集到2004年,实证计算最新的FIR值对了解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运行现状是必要的。 4、注重样本整理和案例分析。在对农村金融需求现状的讨论中,搜集并整理了大量的样本资料。根据整理数据制成表格、图表,对农户和农村企业的金融需求进行定量分析。在对农村企业金融需求进行探讨时引入案例分析,该案例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受资助立项项目“成都周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分析以及民间资金利用”的实地调查。案例的引入使得本文对农村企业金融需求的分析更具全面性。 5、注重理论分析。本文注重对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基本理论的梳理,在对三大类基本理论评述的基础上得出构建新农村金融体系框架的启示。
其他文献
心脏病是人类三大杀手之一,但是,只要早诊断,早治疗,也会避免一些悲剧发生。其实,在生活中,只要多注意,多留心,还是会发现心脏病发作前的一些身体信号的。呼吸做一些轻微的家
电视中诸多光怪陆离的画面大多来自后期特技制作。但只要你熟练掌握摄像技术,仅用摄像机也能拍出不少特殊画面。下面就谈谈在特殊情况下有关电视摄像技巧的运用。 Most of t
本文简单分析了国外公共图书馆在视障读者服务方面的概况,针对提高公共图书馆视障读者服务水平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结合本次研究,发表了一些自己的建议看法,希望可以对公共
城镇化下,资本的重构成为区域产业升级和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不断提升,对金融资产的内在需求呈现快速增长。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已经进入落地实施阶段。国网信通产业集团总经理王政涛表示,信息通信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神经系统。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信息感知、传输、分析、应用以及安全
1961年,围绕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争论,蒙代尔提出了最优货币区理论,并因其对国际经济学的卓越贡献而成为199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此后数十年来,大量学者对该理论
自“走出去”战略提出以来,国家,政府大力的鼓励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国门,面向世界,寻求自身在国际市场中的位置,融入并活跃于国际市场,对外直接投资也自然而然成为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
学生在成长环境过程中,对于相异的心理状态以及动作行为的表现,会在某些方面影响学生本人各方面的素质。学生的障碍心理往往包括许多方面,如自私、自卑、保守、焦虑等心理。
期刊
时下,许多DC都配备了动态短片的拍摄功能。更有甚者宣称DC已经达到或者超过DV的摄像能力,因为DC拍摄出来的视频清晰度更高,文件体积更小。但事实果真如此吗?DC真的能取代DV吗
通过生物信息对灰葡萄孢的MAT1‐1‐1与MAT1‐2‐1氨基酸序列进行了系统进化与结构域保守氨基酸分析,表明灰葡萄孢的交配型蛋白与核盘菌的亲源关系最近,结构域氨基酸比对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