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2P的下一代网络流媒体仿真系统中核心节点的设计与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_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IP技术的发展,流媒体技术和P2P技术被结合起来构成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网络服务——P2P流媒体。近年来电信核心网络的发展,需要一种能和IP网络相结合的可运营、可管理的在业务提供上的快速、灵活、低成本、可扩展的利用P2P技术来驱动的新型网络。但传统的电信网采用的是集中式的客户机/服务器架构,存在成本高、可扩展性低、资源难以共享等问题。本文在新型核心网仿真平台的设计中,深入研究分析了核心节点和用户入口节点的网元消息、应用流程、灾备方式,给出相应的网络业务评价指标。本文中研究和开发的核心网仿真软件基于OMNET和INET的底层结构,分为资源抽象层、应用平台层以及应用平台策略层,并在此基础上支持各种电信业务的插入分析。目前主要的研究重点在于新型核心网上流媒体业务的评测。新型核心网上P2P流媒体业务主要是以每个域的SN节点为基础,负责管理域内节点的消息交互,并通过各SN节点连接成一个Chord环实现资源共享和容灾备份机制。本文中详细设计了超级节点SN和入口服务器PS的网元功能实体、与其他网元节点交互的消息结构,使它们能够满足电信网新一代核心网中P2P流媒体业务的需求。并在双层网络构架的DHT算法背景下提出一个基于P2P技术的动态备份容灾策略,保障业务质量。文章的最后根据流媒体系统的业务特点确定各个SN和PS实体的部署方式,并根据流媒体系统网络节点组织和资源调度、资源发现的机制,在仿真平台上实现相关算法(包括P2P的路由算法,DHT的查找算法等),模拟功能实体在实际部署后的工作流程,对实际业务网络的功能和路由算法进行预演。以用户行为模型作为平台的输入,以仿真平台在仿真不同时间段内网络性能指标作为输出。对输出的网络性能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拣,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影响网络性能的最主要因素与网络性能瓶颈及其原因。
其他文献
金融系统安全关系到国家稳定与行业健康发展,然而金融系统风险分析由于信息缺失或意图行为不确定而面临重要挑战。现有的以计算为主的数据分析技术无法分析出被观察对象存在的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软件运行平台逐步由传统的单机、封闭、静态的运行环境转变为开放、动态、多变的网络运行环境。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网构软件。与传统软件相比,主体
随着互联网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互联网与生活的结合越来越密切,社会信息化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网民,并且每年仍在以极高的速度增加。面对迅猛发展的网络通
近年来,为了提高同类软件产品的生产速度与产品质量,提高软件构件的可重用性,软件产品线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工程领域。软件产品线先驱者们设计并实践了多种产品线方法,包括COPA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信息,用传统的手工标引方法费时费力且主观性较强,已不能满足需求,这时就迫切的需要对大量信息进行自动标引。在检索系统中,标引处
舰载机在向航母甲板着舰过程中必须要克服舰船纵向、横向运动,方能准确地降落到理想的绳索拦阻与挂钩区域。降落过程中要求对舰载机着舰姿态有着快速而精准的控制精度。本课题
学位
在大规模网络分发方面,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占据主导地位,将内容发布到最接近用户的网络边缘,使用户可以就近取得所需的内容,解决了由于网络带宽小、
IDC2009调查报告表明,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导致了数字信息的总量迅速增长,数字信息的组成也由传统的结构化数据偏向于非结构化数据,其中有70%~85%是图像、音频、视频等非结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各种压缩技术和大容量存储技术的不断出现,以图像、声音和视频为主要内容的多媒体信息迅速成为信息交流与服务的主流。如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