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期刊《著作林》诗歌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作林》是晚清文人陈栩(天虚我生)于1906年在杭州(后转至上海)创办的一种文艺期刊,并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著作林》刊印内容丰富,有古文、诗话、词曲品、诗歌等,其中诗歌占据重要地位。据统计,《著作林》共刊印1992首诗歌,作者多达165位,涉及到当时的诸多重要作家。故通过对《著作林》诗歌的研究,可窥豹一斑,发现晚清到民国之际的诗歌发展脉络。这不仅具有重要的诗学文献意义,而且也从侧面反映出清末民初文人交往活动的缩影,自有其重要的文学与史学价值。本文主要从《著作林》的诗人群体、诗歌题材及诗歌特色等进行相关研究,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介绍选题缘由,目前学界已有的相关研究现状、陈栩《著作林》的研究成果,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其次,是正文部分。正文部分共六章:第一章,对《著作林》的创刊背景、发行进程与刊物内容等进行研究。结合《著作林》“保存国粹”的宗旨,及陈栩生平思想可见,陈栩创办《著作林》既是受国粹思潮影响,又不仅局限于国粹之潮,而是其爱国理念的切身实践。自有其重要价值与意义。同时,《著作林》也通过其刊物来积极引导国粹潮流,壮大国学声望。故而,它编有“写真”、“文薮”、“谭丛”、“评林”、“诗海”、“词苑”等栏目,从以诗、词、曲、文等传统内容为主,到其古籍装帧的形式,都彰显了《著作林》是为数不多的、特别一类的文艺期刊之一。第二章,对《著作林》诗人群体进行研究。《著作林》诗人共165位。其中,中国诗人有159位,日本诗人15位,朝鲜诗人1位。在已知籍贯的中国诗人中,他们分别来自15个省份,而江浙籍人士占比约60%。可以说,《著作林》是二十世纪著作林社社刊,但诗人群体的文人社团特征不明显,群体的集结以报刊为中心,构成报刊共同体,是以报刊为中心的征文征友型社团。第三章,对《著作林》诗歌的交游类、世情类、题画类及纪游类诗歌别展开研究。《著作林》诗歌丰富多彩,这四类诗歌亦各有特色:交游类诗歌既包括诗人间的情感交流,也有游戏之作;世情类诗歌包括社会风俗及民生问题,以《鹭江老婢行》等个案最为典型;题画类诗歌则围绕图画展开诗人之间的交流切磋;纪游类诗歌是对诗人登山临水时,所见之景与所生之情的研究。在这四类诗歌中,很好地体现了《著作林》诗人群体的生活、情感面貌及社会情形等。第四章,对《著作林》诗歌的关注焦点,即“时事”与“身世”主题进行研究。以《著作林》诗歌为契机,了解诗人的思想世界与用世情怀,感受诗人在感叹动荡时局、蹉跎人生之后的自伤与自强情绪。同时,以个案发现共性,进而对曾广均所作《庚子落叶词》进行深入研究。第五章,对《著作林》所刊刘清韵、朱素贞的诗词集进行研究。刘清韵、朱素贞两位女诗人的诗词集未曾付梓,仅于《著作林》专栏刊载,是唯一传世的完整版本,从中也可见这份文艺杂志的学术分量。本文重视知人论世,结合刘清韵诗词集内容,融入对其生平思想与情感的研究;同时,对朱素贞诗歌的风格也进行重新界定。第六章,总结了《著作林》诗歌及诗人创作的特点。从文献内容看,《著作林》诗歌有三大特点:即口语化、诗史意识强及多长篇组诗。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著作林》作为诗歌传播新媒介的意义:即保存事件完整面貌、具有文献校勘价值、方便珍稀诗歌辑佚、容纳个性又展现共性的包容平台等。再次,是结语部分。结语部分结合《著作林》“保存国粹”的宗旨与实践,总结其所刊载诗歌的文学意义与历史价值。最后,是附录部分。附录部分分别收录了《著作林》诗歌目录、《著作林》诗歌内容校辑、《著作林》诗人生平资料及部分作者小影,以供方家查阅。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Python软件筛选历史街区高频语料库并选取形容词,采用SD法与Hololens2搭载的混合现实环境结合的方式,对苏南地区历史街区不同类型公共空间进行场景重现,探究影响历史街区公共空间建成环境的因素。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提炼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的四类评价因子,在各评分基础上解析不同类型公共空间建成环境特点,为公共空间优化提供数据参考。
期刊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由于具有软组织高分辨率、多断层成像以及无电离辐射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癌症的早期精确诊断。为了克服MRI自身灵敏度和对比度较低的缺陷,很多情况下需要引入造影剂,以增大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间的对比度。MRI造影剂一般可分为T1和T2型,分别提供造影变亮和变暗的信号。相比于T2型造影剂,T1型造影剂因其提供的变亮信号更易被识别和
学位
城市滨河公共空间是多层面要素公共构成的一个复合体。对于构成复杂的城市滨河公共空间而言,对空间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对空间品质分析评价方法进行选取、优化整合,并最终建立一套科学的、全面的、可操作性的城市滨河公共空间品质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根据评价体系结合相关的评价方法,评价方面不仅局限于某种特定的研究方法,而是多方面的、综合性更强的可量化的评价方法。文章基于场所空间理论,对影响城市滨河公共空间品质的相
期刊
清初顺治朝中期以新科进士为主体的翰詹科道等侍从近臣,其选任历练循照帝王推行的“内升外转”之法。其实施不仅在导致新贵阶层分化的同时,还造就了更代时期庙堂文学的多种样态。杨思圣、周体观、施闰章等同期外转官员,其宦途遭际与文学创作共同组构并展示了历史非常态下横跨明清两代知识分子集体性的生存境遇与心史图景,具备一定的有别于以往从遗民与贰臣两大群体的身份视角探察清初诗歌风貌演化与士人心态变迁的文学史、文化史
学位
报纸
近年来,有机太阳能电池(Organic solar cells,OSCs)因具有重量轻、高柔性、可大面积溶液法加工、低成本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迄今为止,基于非富勒烯体系的OSC的能量转化效率(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已经超过18%,展现了未来商业化应用的广阔前景。然而有机光伏材料较低的激子扩散长度使得OSC活性层厚度较薄,导致其光吸收不足,阻碍器件性能进一
学位
20世纪末以来,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双重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研制可从周围环境中广泛捕获能量的清洁供能平台,是解决供能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方向。水的蒸发具有普遍性和自发性,以水的蒸发驱动流水经过功能化纳米通道而持续产生电能的水伏发电技术,可以将环境中热能转变为电能,是一种具有前景的绿色环境能源捕获技术。然而其目前还面临着洁净环境水源稀缺、环境温度较低以及热补给缓慢等挑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首先
学位
目的 考察干燥工艺对冰硼痔疮栓浸膏粉成分含量和粉体物理性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常压干燥、减压干燥和喷雾干燥对冰硼痔疮栓浸膏进行干燥,通过测定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盐酸小檗碱、盐酸黄柏碱成分含量;构建冰硼痔疮栓浸膏粉物理指纹图谱并计算相似度,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冰硼痔疮栓浸膏粉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 喷雾干燥后浸膏粉各有效成分含量均高于常压干燥和减压干
期刊
关于赋体源流问题,学界多从传统赋学理论入手,较少直接返归上古用赋的历史场景,考原赋体发生的制度根源。上古时期,随着礼乐、用诗、教学、游说、侍御等制度的变改,言语文辞之施用逐渐从典礼仪式中分化、独立出来;其功能不断增强,促使赋的属性由仪式职能、向言语技能、再向文辞体式演变。具体来说,上古赋观念及其体制变迁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赋诵由瞽矇执掌的诗乐演述程式泛化为士大夫在议政
学位
梁子美(1046-1123),出身山东东平梁氏家族,祖父梁适曾官至宰相,子美少以祖父荫官,历仕北宋仁宗、神宗、哲宗、徽宗四朝,为官逾六十载。梁子美于徽宗朝官至中书侍郎,位列宰执,是北宋晚期政治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宋故少保梁公神道碑》作于梁子美去世后两年,先是其子梁扬祖请于朝,而后徽宗命时任太宰的白时中“考次其行事”所作,其中详细记载了梁子美家族、生平仕宦履历,故而神道碑一定程度上体现当时官方对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