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日益提升,国民经济飞速发展,整个社会的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大学作为培养人才、孕育文明的摇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随着社会对人才大批量的需求,大学纷纷开始扩招,越来越多的人才得以步入大学的殿堂。随着规模的日益壮大,原有的大学规模并不能承载如此庞大的学生数量,大学扩建、重组也就被提上了日程。大批的大学城纷纷拔地而起,在这校园建设的新高潮背后,我们发现校园建筑似乎成为了可以随意拷贝的产品,这些建筑物都惊人的相似:缺乏变化、缺乏灵活性,最重要的是缺乏一种它本该有的文化气息。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历史研究法等四个方法来对中美建筑设计文化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对选题的原因、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以及中美大学建筑文化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第二章首先对文化、建筑文化两个概念进行解释,再具体分析建筑与文化的互为关系。第三章对中西建筑文化背景,中美大学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第四章通过建筑风格、校门、景观文化、办公楼等四个方面分别对中美大学建筑文化进行了比较。第五章对中国大学建筑文化发展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做了阐述和解读,并结合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大学建筑文化发展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第六章则是对研究课题的总结与展望。通过研究,本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以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比较为大背景,进而对中美大学建筑的四个方面进行比较,从而揭示了产生一系列差异的成因,为中国大学建筑文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理论支撑和一些可行性建议,为大学校园建设的设计者或决策者提供了参考。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因研究经费有限,实地考察不够全面,针对中国大学建筑文化发展的现状所提出的建议虽然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很多困难,因为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政府、地方等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尤其会受到经费方面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