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延迟我国退休年龄问题的探析与前瞻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l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的规定始于1951年,在经历了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和改革开放至今这两个阶段的演变后,仅出于对某些行业和职业劳动者的保护角度规定了提前退休,以及从人力资源合理的利用角度允许部分高级人才的退休年龄适当放宽外,基本没有变化。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在这几十年中,中国的社会经济情况和人口状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老年人口寿命的提高、健康状况改善;一方面,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带来的初始劳动年龄上移,实际工作时间变短;另一方面,老年人口寿命的提高引发退休生涯扩张。实际劳动起始年龄后移和退休生涯延长对工作年限存在双重挤压效应,导致劳动人口减少,老年抚养比不断扩大,增加了社会养老负担;同时储蓄期缩短,使得个人为养老准备的资源量减少的同时消费期却在拉长,增加了对养老资源的需求量,自我养老压力加大。这使得延长我国退休年龄具有了合理性。但是,延长退休年龄又与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形势、社会公平存在矛盾,同时目前还存在实际退休年龄尚低于现行法定退休年龄的情况。   通过对世界其他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调整趋势及实施办法的研究发现,法定退休年龄后移是世界趋势,同时表现为缓慢渐进的过程。鉴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各群体对退休年龄需求不一,就业压力大的情况,建议首先严格执行现行退休政策,缩小实际退休年龄与现行法定退休年龄规定的差距,再分群体延长退休年龄,最终将我国的退休制度建立为弹性退休制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需要。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生、发展,中国社会逐渐进入了一个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由计划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过渡的
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中国市场经济制度改革对个体的生活处境和思想意识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包括个体的性别角色意识。本研究基于“2006年中国全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无公害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我们选择在海拔650m、山清水秀、无工业环境污染的村镇组织实施3.34万 hm~2的浙贝母无公害高产栽培示
玩相机少说也有20年了,对着亲人朋友们“咔嚓”“咔嚓”按按快门,我还真错不了。若要讲摄影技巧,我懂得就很少很少了,什么叫新闻摄影,我完全是一窍不通。万万没想到我这个土
近年来,残疾人社会支持的研究受到持续关注,社会各界主要是在社会保障、就业以及康复等方面给予残疾人客观物质支持,提高其生活水平。然而,一方面残疾人由于长期经历较强的应激事
社区社会组织作为社区治理的参与主体之一,是激发社区活力,促进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健全社区自治,培育社区共同体意识和归属感的重要载体。它的参与有助于优化社区治理结构。因
半边户与家属工是产生于我国特定历史阶段、有着“中国国情特色”的群体,这一群体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同时也承载了社会变迁带来的阵痛与苦难,逐渐沦落为社会弱势群体。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尊老敬老传统的国家,千百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于依靠家庭成员的照顾和扶助来完成养老。然而,随着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加剧以及城市家庭照料功能的急剧弱
网络的崛起使“地球村”的梦想变为现实,同时也使跨文化交流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即跨文化交流在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同时并交互地展开,这种新的特点一方面促进了不同文化之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描述了s村现存的人际信任状况,并且在运用实践过程分析理论探讨S村村民信任机制的形成、信任的强化或弱化及信任的断裂或维持等方面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