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奥多·罗斯福远东政策分析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memo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大的范畴上来说,本文属于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历史的线索烦乱而复杂,以往的学者多采用“面”的研究方法,即从多个国家,多条线索同时出发,力争向读者勾勒出一幅反映各国关系的完美画面。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集中于“点”的研究,这些“点”包括西奥多·罗斯福执政时期有关远东的具有代表性的政策、条约、协定等。通过对这些点的研究,找出这些“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进而勾勒出美国这一阶段远东政策的总体脉络及特点。最后对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进行挖掘分析,找出美国远东政策的实质。在本文中,具体来说这些“点”包括西奥多·罗斯福的远东均势政策、《塔夫脱(一)桂太郎协定》、以及《鲁特(一)高平协定》。  在第一“点”上,笔者集中论述了西奥多·罗斯福远东均势的构建与失败及其原因分析,以及它在美国远东政策形成中的意义。西奥多·罗斯福远东均势政策提出的背景是美俄两国在中国东北矛盾的发展。俄国蓄谋独霸中国东北,实行东北“门户关闭”政策,而美国在中国东北有着重要的经济利益,希望东北“门户开放”。起初,美国希望绕开在中国东北也拥有重要利益的英国和日本,私下里同俄国达成和解,但美国的要求接连遭到俄国的拒绝。无奈之下,美国只得选择支持日本与俄国抗衡的策略,希望日本和俄国在中国东北达成某种均势,从而避免中国东北被一国独霸的局面,保证门户开放政策得到实施。西奥多·罗斯福有限度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但这种均势局面很快就因日俄联合而被打破。由于美国过度地支持日本,削弱了俄国,导致日本过度强大,最后俄国不得不向日本低头,日俄签订《日俄协约》。西奥多·罗斯福自己成为其远东均势政策的受害着。  笔者认为,西奥多·罗斯福这一时期的东亚政策是实验性的,在他的脑海中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远东政策路线。从企图私下里与俄国达成和解到远东均势政策的提出,西奥多·罗斯福尝试着寻找一种既能保证“门户开放”政策的实施,又不需要付出太大代价的远东政策。  《塔夫脱—桂太郎协定》是笔者研究西奥多·罗斯福远东政策的第二个“点”。日本在战争中的卓越表现使罗斯福既羡慕又害怕。他担心日本会被胜利冲昏头脑,回过头来威胁到菲律宾的安全。在向日本人提出劝告的同时,却积极鼓励日本向北部发展,在黄海沿岸建立自己的优势利益。1905年7月,在日俄战争接近尾声,和谈即将开始之前,西奥多·罗斯福的陆军部长塔夫脱带着西奥多·罗斯福对日本的致意访问日本。塔夫脱访日期间与日本首相的谈话记录便是《塔夫脱—桂太郎协定》。在《塔夫脱—桂太郎协定》中,美国肯定了日本对朝鲜拥有保护权,日本则表示对菲律宾没有任何野心。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塔夫脱—桂太郎协定》是西奥多·罗斯福为了换取菲律宾的安全而对日本做出的妥协。在大量研究美国文献和史实的基础上,笔者否认了这一观点。在笔者看来,《塔夫脱—桂太郎协定》不过是美国为了推进与日本的友好合作关系而向日本做出的一个善意的表示,还不能称作是妥协。  在笔者看来,《塔夫脱—桂太郎协定》对研究西奥多·罗斯福远东政策中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塔夫脱—桂太郎协定》是西奥多·罗斯福远东均势政策的继续,即通过承认日本对朝鲜的宗主权,鼓励日本完全控制朝鲜,加强日本与俄国抗衡的地位,阻止俄国的进一步扩张;另一方面,它也拉开了第二阶段西奥多·罗斯福远东政策的序幕,即不惜牺牲该地区弱小国家的利益来换取菲律宾的安全。《塔夫脱—桂太郎协定》的签订说明西奥多·罗斯福的远东政策思路逐渐清晰。在面对日本在远东崛起的情况下,西奥多·罗斯福开始意识到为了维护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美国必须与日本保持友好合作关系。  《鲁特—高平协定》构成了笔者研究西奥多·罗斯福远东政策的第三个“点”。日俄战争之后,日美关系开始恶化。导致日美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日美来两国在中国东北的争夺,其二是日本移民问题。1907年日美两国爆发了战争危机,两国报界都疯狂地进行战争叫嚣。西奥多·罗斯福并不希望同日本开张,在进行战争准备的同时,积极主张与日本缓和关系。  1908年,美国决定向清政府退还了辛丑赔款的溢款,为表达谢意,清政府决定派奉天巡抚唐绍仪访问美国。名义上是为了表达谢意,实际上唐还有两项秘密使命,一项是争取美国金融界对东三省银行计划的支持;另一项是就德国提出的中德美结盟一事试探美国的态度。西奥多·罗斯福对这两项议题都持消极态度。日本政府在了解到唐绍仪的访美意图之后,迅速指示日本驻美国大使向美国提出一项改善两国关系的提议。西奥多·罗斯福积极主张与日本达成和解,对日本的提议表示高度赞同。稍后双方签订了《鲁特—高平协定》,美国选择了与日本和好而非与中国结盟。在《鲁特—高平协定》中,双方表示维持太平洋地区的现状,尊重对方在该地区的属地,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等。  中国学者一般认为《鲁特—高平协定》是美国外交的失败和错误,因为美国在协定中对日本做出了重大妥协,而与此相左,部分美国学者认为《鲁特—高平协定》是美国外交的胜利,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鲁特—高平协定》最大的意义不在于其条款内容,而在于协定签订的本身。它消除了两国之间的紧张气氛,使战争谣言不攻自破。笔者在研究历史材料及史实的基础上,批判了后两种说法。笔者认为,如果《塔夫脱—桂太郎协定》尚不能称作是美国对日本的妥协的话,那么《鲁特—高平协定》则是一个十足的妥协协定。在日本的一再要求下,西奥多·罗斯福放弃了美国一贯主张的“中国领土完整原则”,并且对日本关于“中国完整”的单方面解释没有提出任何异议,这无疑是对日本的重大妥协。西奥多·罗斯福为了维护菲律宾的安全,又一次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为代价同日本握手言和。  在结语部分,笔者分析了西奥多·罗斯福远东政策的两大特点及形成原因。首先,西奥多·罗斯福的远东政策始终是以日本为核心的,中国在西奥多·罗斯福的外交视野中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角色,这一点在其远东政策的后一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其次,竭力维护与日本的和平与合作关系是西奥多·罗斯福远东政策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笔者认为这种状况形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由西奥多·罗斯福的主观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基于现实的考量。  最后笔者认为,西奥多·罗斯福的远东政策是围绕着这样利益优先次序展开的:占据最高地位的是维护菲律宾的安全。为此需要维护与日本的和平合作关系。维护在中国的“门户开放”处于最低地位。为了保证前两者的实现,西奥多·罗斯福随时可以牺牲这一地区弱小国家的利益,这便是西奥多·罗斯福远东政策的实质。
其他文献
实际承运人是一项独具特色的法律制度。在海运立法中,《汉堡规则》最先设立了此概念,我国《海商法》也参照《汉堡规则》引入了这一概念。实际承运人概念的设立,是为了澄清纷繁复
目前国内耐磨性、耐冲击性较高的新型耐磨材料———“高钒耐磨合金” ,在江苏省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获得重大进展。它以钒作为主要合金强化元素 ,项目创新之处在于以硬度更高
期刊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作为一常规工作,数据处理复杂,工作量大,本文基于Arc GIS的Geoprocessing建模技术,提出了一种年度更新自动化实现方法。主要通过分析年度更新工作的技术
针对分析过程中优越的多分辨分析和空间频率局部化性能,在离散小波变换(DWT)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方法.YUV色彩空间中更利于提取颜色特征,将每个图像从标准RGB色彩空间转换到YUV色彩空间,图像的每个分量(Y、U和V)转化为小波域.图像数据库建立阶段,存储每幅图像的小波系数.图像检索阶段,系统比较查询图像与数据库中图像的Y、U和V分量的小波系数,加上用户分配的权重因素,在用户感
超声检测是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方法中比较常用的一种,随着数字超声检测技术的发展,目前数字超声检测仪已基本取代了模拟超声检测仪。但是,由于实际检测中仪器检测灵敏度没有正
作为追求规模经济效应与适应生产集中的一种新型商事组织形式,关联企业在当今世界各国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关联企业,简而言之就是相互独立的公司之间为达到特定的经济目
本文以人类学及医学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地处珠三角洲的塘边村为田野调查的对象,试图展开有关农村妇女生育健康的人类学研究。本文重点关注的是在村民生育观念中占主导
Gauss-Copula模型作为一种统计性质良好的风险测算技术受到金融工程理论界的广泛重视,现已成为金融衍生工具风险测算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就Gauss-Copula模型对CDO定价的参数敏感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利用仿真数据对模型稳定性和解空间范围进行了实证研究。
法律援助制度,又称法律救助,法律扶助制度,是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国家对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当事人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司法救济制度
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生态位测度与评价问题,从态和势两个方面设计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生态位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突变理论,分别建立中国情景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