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混合培养体系对染料脱色的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染料的品种和数量日益增加,染料生产和印染废水已成为水环境的重点污染源之一。由于传统的物化方法对染料的去除效果不理想而且处理费用高,适用范围受到限制,生物法处理废水日益受到广泛重视。本文通过驯化筛选共得到24株染料脱色降解微生物,其中13株细菌,11株真菌,在各菌株之间进行拮抗试验,挑选无拮抗作用的菌株组建混合菌群,并考察了单一菌株及混合菌群对染料脱色降解条件及效果,并对真菌细菌混合培养体系对混合染料及两种实际染料废水的脱色降解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实际应用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和理论根据。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单一细菌还是混合细菌都能广泛利用各种碳源,但对氮源的要求较为严格,混合细菌的最适碳源和氮源为蔗糖和蛋白胨;与单一细菌相比,混合细菌能适应更为广泛的pH范围,最适pH为7;而对于温度来说,在25℃—41℃内都对染料有较高的脱色与降解效果,其中35℃时效果最好;在20mg/L—160mg/L的染料浓度范围内,单一细菌和混合细菌随着浓度提高脱色率和降解率明显下降,但混合细菌下降相对较慢,说明混合细菌对染料毒性的耐受能力较强。同样无论是单一真菌还是混合真菌都能广泛利用各种碳源,而不同的菌株的最适氮源各不相同,混合真菌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麦芽糖和蛋白胨;总体来说,培养基的酸碱性、培养温度和染料的浓度等因素对单一真菌和混合真菌对染料的脱色效果影响并不明显,但对降解率影响却很大,说明真菌对染料的吸附作用对这些环境因素要求不高,而且各菌株对环境因素的要求又各不相同。混合真菌对染料的脱色与降解在pH值为4,培养温度28℃时效果最好;对高浓度染料有良好的耐受毒性,在染料浓度为160mg/L时,真菌对染料的脱色率仍然在90%以上,降解率也在60%以上。在真菌细菌混合培养体系的研究中,真菌和细菌同时接种且接种比例为2:1,处理时间为3h时,对混合染料就有较高的脱色率和降解率,12h时分别达到98.36%和89.89%;并且该混合共培养体系对高浓度染料具有很好的耐受毒性,在染料浓度为320mg/L时脱色率和降解率仍可达到97.03%和74.03%。通氧更有利于染料的脱色与降解,可能是由于微生物体内产生的具有脱色降解作用的酶系统依赖于氧气。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该混合培养体系12h后对深蓝的脱色率和降解率就可达98.36%和92.70%,24h对中红的脱色率和降解率达到87.22%和82.98%。细菌对染料的作用以降解为主,真菌对染料的作用中吸附脱色占有很大比例,真菌与细菌混合培养体系的组建发挥了各自的优势,通过优化一些工艺条件,为该混合培养体系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最早出现于《战国策》的“文士”一词本意为“辩士”,即长于言辞巧辩之士;而到了西汉,其涵义发生第一次质的转变,与“笔”联系起来,其意已指擅长书面文字表达者;东汉时期,“文士”又
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绿宇基金启动的以绿色低碳和清洁生产为特征的2016年“绿色制造纤维材料工程前沿技术研究”课题,近日编制发布了课题指南。
美国、英国、欧盟和日本几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组织的实践情况证明:低碳经济在国外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尽管各国发展情况各有不同,但是多数西方国家低碳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当代书坛由于受西方表现主义美学观的影响,只注重观念,而忽视传达这种观念的操作实践层面,不讲求实践工夫而竭力表现自己的思想,使得其书法仅仅是一些理念的堆积。中国古代艺术家
<正>2010年6月30日,亚洲儿科营养联盟主席、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丁宗一认为,儿童营养促进应从孕前准备开始。儿童早期营养与青少年期能力行为密切相关。
医学辩证法的学习和研究,在医学界已逐步引起重视。近年来本刊先后收到一些学习研究医学辩证法的稿件,为了进一步学好医学辩证法,指导和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本刊从1983年开始
随着我国“数字地球”、“智慧城市”等新概念的提出,城市信息化建设对于多分辨率的海量数据采集及处理、三维数据可视化等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测绘行业的前
本文在前人研究过的ASM1和ASM1-CN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简化的机理模型(SPM)。相对于其他模型来说,该简化模型结构更加简单,参数更少,实际应用起来也更加方便。另外,由于污水
植物种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保持其遗传多样性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缓慢生长保存法是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目前已
为了掌握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耕地多功能的演化规律及其耦合协调特征,以珠江三角洲为研究区,构建耕地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力学平衡模型分析了各时段耕地多功能的空间格局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