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物联网的网络编码前向纠删传输协议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au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星物联网(Satellite-based Internet of Things,S-Io T)能够突破现有地面网络仅覆盖20%左右陆地范围的局限,实现全球立体覆盖下的宽带接入。S-Io T已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面向未来S-Io T服务于地面终端的典型业务场景,综合考虑卫星受限的功率资源、星地长距离链路导致的大传播延时以及信号衰落,设计了基于网络编码(Network Coding,NC)的混合自动重传机制(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以保障高能效和高时效的S-Io T端到端可靠传输。面向S-Io T典型的星地下行组播和双向卫星中继场景,设计了星地阴影莱斯信道下多种单播流下行传输(Multiple-Unicast Downlink Transmission,MUDT)和网络编码双向中继(Network Coding Bidirectional Relaying,NCBR)的NC HARQ传输协议。建立了S-Io T中基于能量累积的NC HARQ系统模型,推导了阴影莱斯衰落信道模型下NC HARQ传输协议的关键性能指标,包括传输次数期望,吞吐量和能量效率。针对衰落信道模型,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工具以及矩阵指数(Matrix Exponential,ME)分布,给出了推导NC HARQ理论性能指标的相关定理。然后,基于NC HARQ系统模型中的传输次数期望以及能量效率的理论分析,在第三章中,采用ME工具给出了MUDT和NCBR场景下NC HARQ的能量效率指标的闭合表达式。建模并分析了NC HARQ协议在S-Io T阴影莱斯衰落信道下的最大化能量效率的优化问题,充分考虑了能量受限和传输可靠性指标等限制条件,在上述S-Io T典型应用场景下分别设计了对应的优化算法进行求解,提高了系统的能量效率。采用蒙特卡洛仿真验证了NC HARQ性能指标理论推导的准确性,并与常规的HARQ进行对比,验证了NC HARQ不仅能够保障可靠传输,还能提高能量效率。为进一步保障S-Io T端到端可靠传输的信息时效性,基于NC HARQ协议进行优化,通过设计信息包和网络编码纠删包的混合传输策略,实现了低峰值信息年龄(Age of Information,Ao I)的NC HARQ前向纠删传输协议。第四章给出了前向纠删传输协议模型的详细传输流程,理论分析并推导了该模型下端到端传输的时延和Ao I性能指标。考虑到星地链路长传播延时和难以获得及时反馈的特性,为了更好地适应信道条件变化,进一步设计了动态前向纠删传输协议,通过构建部分可观测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并求解得到了最优的传输策略。综上,本文设计的NC HARQ传输机制能大大提升S-Io T系统的传输效率,能够应用于多种典型业务场景,并有效的提升了系统能量效率和信息时效性,对于未来实现高可靠、高能效、低时延和高时效的S-Io T通信网络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亟需新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以满足用户对低时延、广覆盖、高速率的需求。与常用的半双工相比,全双工提高了日渐稀缺的频谱资源的利用率,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研究。然而由于全双工在自干扰消除能力不佳时性能不及半双工,混合双工,即全双工和半双工之间进行选择切换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方向。协作通信是一种将多个无线设备通过协作协议统一控制起来,取得比起独立工作更好性能的通信方式。多个彼此进行协作通信的中继被称为协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无人智能系统和移动智能机器人已经逐步走入到了人类日常生活中,并在混合现实、应急救援和无人驾驶等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的关键技术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视觉SLAM系统以其成本低和容易部署的优势,用于服务人类日常生活的可能性更大,逐渐成为了SLAM系统中的一个研究热
近年来,随着海洋事业的发展,各国对于水声通信系统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水声前导信号的检测是水声通信中一个重要模块。前导信号的误检和漏检一方面会导致通信的失败,另一方面还会对水声通信设备的寿命造成影响。而水声信道作为目前最复杂的信道之一,其多径效应严重、多普勒效应明显、干扰种类繁多的特点导致水声前导信号的检测困难。本文从两个方面研究了前导信号的检测和识别问题,并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理论性能分析,该理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各类移动终端应用越来越大型化,对于计算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移动终端的设备和体积限制,其计算能力和能耗都无法完美地支撑应用在本地运行。传统的云计算范式在处理计算任务时,通常存在较高的传输时延,因此无法满足时延敏感型应用的时延需求。由此,研究者提出了移动边缘计算,其核心思想是将云计算的部分处理能力下沉至距离用户更近的网络边缘端,从而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显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由于其具有满足海量数据的传输的特性,成为了实现万物互联的关键技术之一。而信道编码技术作为其中对抗信道传输干扰的重要手段,编码的性能直接影响了通信领域中的信息传输速率。Polar码作为一种发展时间较短的码字,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标准制定中成为其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 MBB)应用场景下的短码标准。通过研究发现,虽然Polar码在特定的
随着单无人机向多无人机协同技术的发展,多无人机应对不同需求实现编队控制的应用场景增多。相对单无人机,多无人机能够携带不同设备,完成单无人机无法完成的任务等优点,目前的多无人机编队控制仍有协同能力低,自主能力不足,无法应对突发情况,实时性低等问题,无法满足不同飞行任务对编队队形控制的要求,因而展开关于群体智能控制方向的多无人机编队控制研究迫在眉睫。为解决上述问题,将多无人机协同编队控制问题,分为编队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数量的增长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对运行实时应用(如人脸识别、AR/VR)的需求大幅增加。然而,资源有限的移动设备通常无法承载此种计算密集、时延敏感的应用,导致用户体验的下降。如果采用传统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也存在传输延迟过长、流量拥塞,大量数据处理成本和通信成本高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将计算基础设施从远程云数据中
无人机集群自组网相比于地面MANET网络,在三维空间中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在军事和救灾场景下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与此同时,由于无人机之间距离远,无人机集群网络更加稀疏,无人机飞行速度较大,通信链路容易中断失效,进行三维空间网络拓扑控制要考虑更多的因素,而现有的二维平面网络拓扑控制技术应用在无人机集群自组网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研究基于三维空间的有效拓扑控制是有必要的。为了构建具有一定容错性和抗毁能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的数字化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之前学生上课大多采用纸质书籍作为信息承载媒介,而近年来课件、PPT等电子授课工具越来越流行。甚至出于成本的考虑,电子化书籍也在学生中颇受欢迎。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电子化书籍中的PDF或者图片中的文字无法像文档一样直接编辑,为信息查找、修改或者统计录入带来了诸多不便。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文
阿尔茨海默病作为最常见的老年疾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患者认知功能下降并逐渐丧失生活能力。该疾病具有隐匿性和不可逆性,尽早的诊断与干预对延缓病情发展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会导致患者大脑结构形态畸变,其中最典型的脑部结构是海马体。因此磁共振影像中海马体形态变化研究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以及对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机理的进一步研究。目前磁共振影像中阿尔茨海默病海马体形态学研究方法仅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