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污水再生利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微生物在储存和输配过程中的二次生长是限制再生水利用的重要因素,微生物的二次生长可能造成水质下降和环境风险。因此,保障再生水的水质生物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同化有机碳(Assimilable Organic Carbon, AOC)是被国内外广泛认可和采用的评价水质生物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表明水质支持微生物生长的潜能大小。混凝是常用的污水再生处理工艺,但目前混凝对再生水生物稳定性变化的影响研究尚十分有限。本研究的目的是系统研究再生水混凝过程中不同水质条件和操作条件对生物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解析可同化有机碳的变化机理,为优化污水再生工艺、保障再生水水质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水质条件及操作条件下混凝后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特性及AOC水平的变化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混凝处理可导致二级生物处理出水中的AOC水平普遍升高。这主要是由于混凝去除了二级出水中对微生物生长有抑制作用的大分子有机物。弱酸条件下混凝对二级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最好,AOC的升高幅度较中性和碱性条件更小,这主要是由于酸性条件下混凝可去除更多支持微生物生长的有机营养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凝后二级出水有机物去除率逐渐降低,而AOC增长量逐渐升高;高Ca2+浓度条件对混凝后二级出水有机物的去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投加量更利于AOC的去除;低氨氮浓度时(5 mg·L-1)更有利于DOC的去除,但对UV254的去除效果不大,氨氮的加入有助于混凝去除二级出水中支持微生物生长的有机物质,提高了再生水的水质生物稳定性。采用不同混凝剂混凝后,水样的DOC和UV254都能有—定的去除,FeCl3和A12(SO4)3对DOC的去除情况均好于PAC1;但不同混凝剂混凝后均可造成水样中AOC的升高,且水样的AOC水平随混凝剂投加量的增大存在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助凝剂PAM的添加没有提高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率,这可能与助凝剂自身带入的化学物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