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热带格氏栲天然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对土壤增温的响应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iz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土壤呼吸是土壤碳库向大气排放的主要途径之一。温度升高会影响土壤呼吸导致土壤呼吸排放增加进而改变全球碳平衡。IPCC(2013)指出最近一百年全球平均气温大约上升了0.65-1.06℃,预计到21世纪末(2090-2099)全球平均气温将增加约1.5-3.7℃。野外自然条件下的模拟增温试验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全球极为重要的森林碳汇区,研究气候变化对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样地依托于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站,以阔叶林为主的格氏栲天然林和以针叶林为主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都分别设置增温(W)和对照(CT)两种处理样地,每种处理5个重复。探讨增温对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影响,旨在能更好的应对全球变暖对亚热带森林的影响。通过2年4个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数据采集以及接近1年的表层土壤呼吸数据采集以及分析后我们得出以下结果:(1)格氏栲天然林土壤含水量,增温后0-1Ocm,10-20cm,20-40cm和40-60cm土壤含水率4个土层分别降低了2.07%、0.09%、2.28%和1.51%。杉木人工林土壤含水率在4个土层分别增加了-5.68%,0.12%,-1.61%以及4.47%。增温后格氏栲天然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含水量均成下降趋势。(2)增温后格氏栲天然林年均土壤总呼吸速率提升了34.5%,土壤异养呼吸速率提高了13.3%,土壤自养呼吸速率提升了2.53倍。而杉木人工林增温后,土壤总呼吸速率提高了187%,异养呼吸速率提高了 141%,自养呼吸速率提高了2.88倍。回归分析显示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指数关系,含水率与土壤温度具有明显的二次方程关系。根据土壤温度计算得出格氏栲天然林和杉木人工林对照与增温样地土壤总呼吸的Q10值分别为1.60、2.18、1.48和2.53;土壤异养呼吸与温度关系的Q10值分别为1.82、2.59、1.97和1.90;自养呼吸的Q10值分别为2.75、2.77、3.53和3.03。(3)增温后,格氏栲天然林土壤总呼吸年通量、异养呼吸年通量和自养呼吸年通量分别增加了404.14 gC·m-2·a-1,183.13 gC·m-2·a-1和221.01 gC·m-2·a-1,杉木人工林土壤总呼吸年通量、异养呼吸年通量和自养呼吸年通量分别增加了 330.70 gC·m-2·a-1,156.39 gC·m-2·a-1和174.32 gC·m-2·a-1。
其他文献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体制雷达,它的性能优于传统的相控阵雷达,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通常根据MIMO雷达的发
Web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公共数据来源,从海量异构、半结构化的Web页面中提取有价值信息逐渐成为数据挖掘的重要任务。传统的基于机器学习的数据挖掘算法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效果,
我国汽车塑料件生产多呈现粗放式发展,市场竞争力不强,采用先进的精益生产的管理理念,可优化生产流程,杜绝浪费,提高企业效益。介绍了当下我国汽车塑料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
<正>2017年9月,电视专题片《巡视利剑》热播,引起重大反响,这是继《永远在路上》、《打铁还需自身硬》后中纪委的又一反腐力作。该片以巡视工作纪实为主线,反映了党中央高度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留置导尿管病人尿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留置导尿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
期刊
<正>作为区域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项目,思明区的名师工作室和名师发展工作室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如何让工作室更有成效,更有指向性,有共同的愿景,从而强化教师群体的凝
<正>先后28个工作室,先后1000多人加入,这1000多人大多又各自组建区县和校级工作室,加入成员近万名……短短5年,长沙市"名师工作室",像一颗"蒲公英的种子",飘落到全市的100多
网络和信息经济是当今世界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领域之一,其基础是微电子工业。连接是电子产品制造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既要保证芯片的设计性能,又是制约电子产品生产效率和可靠
随互联网的日益成熟和普及,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已成为地理信息发布、共享和应用的必然趋势。WebGIS以Web服务的方式实现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数据交换。常见的Web服务主要
在能源与环境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如何以最小的资源、能源与环境的代价来创造安全、健康与舒适的建筑空间环境是当下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前人针对这一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相继涌现出一大批有效的建筑及其关键设备与系统的节能技术。然而,从文献与实际调研发现,当前居住建筑的水资源、能源使用模式和利用效率仍有大幅的改进和提升空间。本文基于居住建筑单元家庭现有用能、用水模式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