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农村教育报道框架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chao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更是国家振兴的基石。公众心系农村教育,始终对此保持较高的关注度。媒体作为社会的传达者和瞭望者,实时反映我国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是其社会责任与义务。本文选取2012至2021年间关于农村教育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词频分析和主题建模方法得到《中国教育报》农村教育报道主题及特征;并从叙事修辞视角分析得到《中国教育报》农村教育报道的叙事表达形式。在此基础上,以甘姆森“诠释包裹”理论为分析路径,通过报道主题及叙事表达推演出《中国教育报》农村教育报道的核心框架。最后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探究《中国教育报》农村教育报道框架的形成原因,并从文本层面总结归纳出《中国教育报》农村教育报道框架特征。研究发现,《中国教育报》农村教育报道主题集中于教育质量、教育制度、教育资源、教育条件、教育保障和教育机会,呈现出广泛性、亲民性和偏向性的报道主题特征。同时,《中国教育报》农村教育报道采用了以小见大,凸显价值引领的叙事方式和寓情于理,加强框架效果的话语修辞策略。在经过主题分析及叙事表达分析后,发现《中国教育报》主要采用政策阐释框架、扶贫策略框架、情感传递框架和志智双扶框架。其中政策阐释框架紧跟时事政策,注重教育信息传达;扶贫策略框架聚焦具体举措,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情感传递框架体现社会责任,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志智双扶框架强调扶志和扶智,反映教育脱贫现状。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文本分析发现《中国教育报》农村教育报道框架的形成原因由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媒体立场与方针所构成。同时具有将“背景”建构成“环境”“抽象”建构成“具象”“死板”建构成“活泼”和“事件”建构成“故事”的框架特征。《中国教育报》农村教育报道是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真实记录,也是教育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生动缩影,为其他媒体建构农村教育报道框架提供了范本。在框架的应用中,《中国教育报》带来的启示与经验:一运用柔性框架,强调美感文学;二注重议题框架,列举功能故事;三强调公共责任框架,关注公共价值。与此同时,《中国教育报》农村教育报道框架存在问题导向不够突出、论述元素尚待完善、传播合力有待增强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突出问题框架,加强正向舆论引导;深化现有框架,开拓多样报道形式;增强受众意识,提升报道传播效果的建议。
其他文献
基于对北京市现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全面调查,本文重点从供给侧角度出发,分析具备医康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发展概况、服务主体、空间分布、服务内容、人员和用房条件等,探讨此类设施医疗和康复相关的服务能力及现状问题,并结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对其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当数据频繁应用在新闻传播领域就表明以数据为核心的新闻信息传播生态已经形成。数据新闻是对真实世界的数据精炼与视觉表现,依靠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可视化技术手段进行新闻生产和报道,突破传统新闻报道的单一模式,为新闻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在数据新闻的相关实践中,新华网是我国第一家拓展数据新闻业务的媒体,专业性和影响力属于传媒行业
学位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纸媒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从业主体的纸媒从业者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与深思的焦点。如今的媒介生态环境下,选择纸媒从业者进行研究不仅是传统媒体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更是社会予以的纸媒从业者关注,体现了人文关怀。通过对纸媒从业者进行研究,我们能够看到这些从业者背后纸媒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未来纸媒从业者职业发展理清一条明朗的道路。本论文聚焦于山东纸媒从业者职业诉求与职业转型方
学位
《兰嘎西贺》是傣族诗歌发展到高峰时期产生的英雄史诗,它取材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傣族化的再创造。本文运用母题研究及比较研究的方法,按照英雄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史诗的顺时叙述的方式依次阐述了英雄的诞生母题、婚姻母题、征战母题,总结其基本的叙事模式。第一章详细阐释了《兰嘎西贺》的英雄特异诞生母题,将其划分为祈子母题、神奇受孕母题、奇特诞生母题三个一级母题。在系统比较《兰嘎西贺》英雄诞生
学位
报纸
锂金属由于低还原电位和高比容量,被广泛认为是高能量密度电池负极材料的最终选择。然而,不可控的锂枝晶导致差的循环寿命和安全问题,对锂金属电池的实际应用构成了重大挑战。对锂枝晶形成机制的理解对于指导抑制枝晶生长的有效策略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首先整理了近年来为理解锂枝晶形成过程而提出的几个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模型。炭材料凭借其优异的导电性、电化学稳定性、机械性能和可塑性,已被广泛开发用于防止锂枝晶的形成
期刊
《斗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中央局机关刊物,历时五年辗转三地,持续发行,对宣传中共中央政策方针,推动中国工农红军发展,扩大革命统一战线,鼓舞革命根据地军民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斗争》在中国共产党屡受重创的时代背景下顽强生长,其舆论宣传作用对革命胜利的意义非凡。然而目前关于《斗争》三个不同时期版本的研究尚属薄弱坏节,因此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梳理,研究其舆论宣传的主要内容是十分必要的。《斗争》是顺应革命形势
学位
元明之际,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出现了很多绍述朱熹《诗集传》的作品。元末明初士人梁寅的《诗演义》也属于推衍《诗集传》的一部书。梁寅在其自序中阐明疏补《诗集传》的目的是为幼学作,宗旨为“隐也使之显,略也使之详”,《诗演义》一书体现出梁寅尊朱崇传的思想。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梁寅生平与著述。通过对梁寅家世及生平的考证,进一步了解梁寅的为人与为学,也为接下来《诗演义》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对《诗
学位
金景芳是20世纪卓有成就的经学家和史学家。他平生精力所萃,论著所关,皆在于探讨经学和运用经学成果研究古史,经史互为辅翼,发幽阐微,遂臻妙境。金景芳早年涵泳经文,治经以明义例为要,于《易》义、《春秋》例、《礼》制均深有所得,著成《易通》《春秋释要》《论礼》等论著,“尤精于《易》及《春秋》两经”。经例既明,先生遂据此抉发儒经大旨,据《礼》言制,因《诗》说义,关注《礼》《诗》的垂范价值。其晚年,依经立说
期刊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一场盛大的事件,《人民日报》作为影响力重大的中央主流媒体,是这一事件的重要传播主体之一,因此对这一媒介事件进行了大量报道。媒体是个人与社会连接的主要桥梁,通过创新报道内容,增强报道可读性,发挥好桥梁作用是媒体的重要任务。当前数字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媒体融合深入发展,《人民日报》借助新媒体技术,通过矩阵化平台传播,对这一重大事件进行仪式建构。本研究以媒介仪式理论为支撑,探讨此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