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森林结构密切相关,近年长白山原始林受到落叶松毛虫严重危害。原始林森林结构多样,落叶松毛虫害空间差异明显,是研究森林结构对害虫种群密度影响的理想场所。为明确森林结构与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关系,并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落叶松毛虫的防控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样地调查,探究森林空间结构参数和群落结构指标对落叶松毛虫种群变化的差异性影响,得到以下结论:不同类型森林的落叶松毛虫发生程度有明显区别,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森林结构密切相关,近年长白山原始林受到落叶松毛虫严重危害。原始林森林结构多样,落叶松毛虫害空间差异明显,是研究森林结构对害虫种群密度影响的理想场所。为明确森林结构与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关系,并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落叶松毛虫的防控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样地调查,探究森林空间结构参数和群落结构指标对落叶松毛虫种群变化的差异性影响,得到以下结论:不同类型森林的落叶松毛虫发生程度有明显区别,云冷杉针叶林落叶松毛虫发生程度最重,其次为长白落叶松林,红松针阔叶混交林发生程度最轻。不同空间结构参数与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存在不同相关关系:树种混交度与虫口密度呈负相关关系,混交程度越低,树种组成结构越简单,越易发生虫害;大小比数与虫口密度呈正相关,生长优势度低,抗性差的林木更易受到虫害干扰;角尺度与虫口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寄主树种的空间格局越聚集,受到的虫害威胁越严重;各森林类型竞争指数与虫口密度均有显著相关性,树势与竞争压力密切相关,林木密度大,对空间、光照竞争激烈,自身抵抗力受到影响,易引发虫害。群落结构指标对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影响有明显差异:Shannon-Wiener指数越高,林内物种多样性越丰富,群落组成功能更复杂,抵抗虫害干扰能力更强,丰富度Margalef指数与其具有一致的影响;优势度Berger-Parker指数越高,落叶松毛虫寄主优势树种比例越大,易导致虫害加重;均匀度Pielou指数与虫口密度相关性较小,没有显著影响;低郁闭度林分受害虫危害程度大于郁闭度良好的林分,提高林分郁闭度有利于降低虫口密度;幼龄林和过熟林受虫害干扰大于其他龄组林木,林龄适中林木具有更强的抗虫能力。不同森林类型落叶松毛虫主要影响因素不尽相同,防治措施应该采取差异性治理。红松针阔叶混交林内胸径大小比数对落叶松毛虫种群密度影响最大,其次为多样性指数、竞争指数、郁闭度和丰富度指数,因此提高林木生长优势度,降低竞争压力,丰富物种多样性,加快林分郁闭对控制林内落叶松毛虫灾害有一定作用;云冷杉针叶林内落叶松毛虫主要影响因素为角尺度、林龄、胸径大小比数、混交度和郁闭度,故为防止林内虫害进一步发展,可以采取减少林木聚集分布,营造适宜条件促进幼龄林木生长发育,提高树木生长优势,加强林分混交,降低林木密度等营林措施;混交度、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竞争指数和郁闭度为影响长白落叶松林内落叶松毛虫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可以通过增强树种混交,丰富生物多样性,降低优势树种长白落叶松的比例,间伐劣势林木缓解竞争压力和提高林分郁闭度的途径来防控林内落叶松毛虫灾害加重。
其他文献
先锋种的侵入和定植能够改变植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乃至植物群落的演替进程。不同的演替阶段拥有其优势种并维持一段时间。土壤酶是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活性是土壤功能的指标之一。土壤酶化学计量比特征经常被用来反映土壤微生物代谢和养分限制情况。但是,目前,先锋种或优势种的定植与生长对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的“驯化作用”(conditioning effects)如何影响土壤酶活性和酶化学计量特征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真菌)在草地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能与大多数植物形成互惠共生体,在AM真菌-植物的共生体中,AM真菌能帮助植物适应逆境环境,调节植物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人类活动的逐渐加剧、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以及对自然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温度升高和氮沉降增加等全球变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全球变化不仅可以直接影响或者间接影响地下土壤
种子捕食是全世界所有生物群系植物所普遍经历的现象,影响着植物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种子捕食受到不同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前人研究大多关注森林生态系统和木本植物种子捕食,缺乏对草本植物种子捕食与植物特征及种子性状间关系的研究。本研究从环境因素、植物类群、植物特征和种子性状、种子防御特征等方面,探讨了松嫩草原植物种子传播前捕食的影响因素。以求补充和丰富动植物关系及生物多样性研究理论,为野生种质资源
草地生态系统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由于过度放牧、农业开垦等人为活动的干扰,草地面临大面积退化。因此,采取有效管理和恢复措施对于草地的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施肥作为一种有效的草地管理措施,对产量有极大的影响。为探究草地生产力对养分添加的响应过程,本论文以羊草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三因素嵌套实验设计,设置了氮(N:对照、纯氮100 kg·ha-1·year-1)、磷(P:对照、纯磷100 kg
未来,降雨格局改变将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特别是土壤呼吸产生强烈的影响。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的最大通量。因其底物来源和生物学过程不同,土壤自养和异养呼吸对降雨量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理解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对降雨量变化的响应有助于我们评估和预测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壤碳的储存和稳定性。本研究以松嫩草地为对象,进行模拟降雨量变化的控制实验,设置降雨量梯度为:+50%、+30%增加降
细根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的养分来源。当细根凋落物的养分释放到土壤环境后,氮素的去向和分配将直接关系到森林生态系统氮素的分布和循环。以往关于细根分解过程中氮素释放的研究更多关注于细根的净氮释放,而净氮释放是总氮释放与总氮固持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并不能反映细根凋落物氮素释放的真实情况。已有的凋落物分解实验表明,氮素添加后凋落物中的氮素会出现增多、减少和不变的结果,这便是氮素释放和氮素固持的作用。目前
种子萌发是植物生活史的开端,不同萌发时间对草地先锋植物物候和繁殖产生深刻影响。降雨格局变化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要素同样影响着植物的物候和繁殖。基于此,本研究通过两个生长季内4个播种时间(2019年:5月30日、6月24日、7月24日和8月15日,2020年:5月10日、6月10日、7月10日和8月10日)下遮雨棚内模拟降雨量(-50%-W-、50年平均降雨量-W、+30%-W+)和降雨间隔(5d
粗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的分解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维持着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是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CWD分解过程缓慢,其碳、氮等物质循环经常被忽视。以往对CWD的研究多集中于CWD的输入、分解、储量动态和功能等方面,但受地理位置、森林类型、演替阶段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各研究区域的结果差异较大。北方森林是林火的高
草地生态系统是中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但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开垦放牧致使草地退化加剧,这已严重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因此,探索有效的管理或恢复措施对当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十分必要。围绕退化草地修复已开展众多研究并取得大量进展。近年来,克隆植物空间拓展能力在退化草地生态修复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松嫩草地优势克隆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可通过无性繁殖借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