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教材编写的科学性——从对外汉语实际教学角度的分析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yz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俗文化是构成人类文化学和民族文化史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在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文化遗产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切入点,民俗文化所涉及到的内容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一主题使得整个文化教授的过程能够迎合留学生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进而充分激发他们的文化认同感。这种课程内容与生活见闻的共鸣相生,必将推动留学生理论和实践学习相得益彰,故本文认为民俗文化课的开设非常有必要。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授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在整个课程选取和设置方面的特殊性,尤其是在教材编写方面,可以说整个民俗文化教材的科学与否决定着民俗文化课的成败。并且,在整个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文化合流的趋势也对对外汉语民俗文化教材编写的出发点和适应性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旨在减轻整个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不同文化现象碰撞所带来的冲击。基于此,本文对比研究了专为留学生所编写的三套民俗文化教材,即杨存田编著的《中国风俗概观》、舒燕编著的《中国民俗》以及王衍军编著的《中国民俗文化》。在归结三者于课程编排上的同异和内容设计中所存在的共同问题之后,我们不难发现,现有的民俗文化教材由于编写者对民俗文化概念的把握不够精准,大多只注重浅谈表面现象而对文化的内部精神缺乏关照,而且在内容编排上常带有编写者的主观意志,编写体例也不够科学,最终导致了实际教学操作中的困难。与此同时,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主要内容,学习语言就必然要接触这种语言所呈现的具体文化现象。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拟从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并结合第二语言获得理论的文化合流模式,探讨中国民俗文化教材在编排思路,结构体例和内容选择上的科学性。   本文从介绍中国民俗文化入手,通过分析中国民俗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考察现行中国民俗文化教材存在的问题,进而揭示出科学编写中国民俗文化教材的重要性,并尝试为其提供一些理论性的参考意见。
其他文献
目前数字电子技术已经能够有效地应用于电视,手表,计算机等电器元件,能够有效满足我国人民的日常需求,极大增长生活中的舒适程度.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针对计算机的控制技术发展也取得了越来越多的优秀成果.基于此,本文针对计算机控制技术发展的原理进行分析,并探索其在操作指导控制系统、DDC控
《故事新编》作为鲁迅最后一部重要的小说集,其创作时间贯穿了鲁迅一生的主要创作阶段。因其艺术的独创性、思想内涵的丰富性,成为中国现代历史小说中一部独特的作品,在长时间内
  本论文所研究的晚明江西文言小说,是从隆庆(1567年)至崇祯(1644年)期间江西籍作家朱孟震、刘元卿、郑仲夔、陈弘绪的文言小说作品。本文试图在梳理原始文献、材料、文本细
东西是致力于创新的晚生代优秀作家之一,他对西方的荒诞主义顶礼膜拜,陶醉于中外优秀文化的阅读,他坚守传统文化,并通过借用西方卡夫卡的荒诞、西方魔幻现实主义等手法立足本土化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渗透德育,培养社会需要的适用人才。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learning, teachers should continuously infiltrate moral education and t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渗入到各个领域之中,推动了我国现代化产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是现阶段在社会中适用范围最广的科学技术,研究其具有很大意义.本文
汽车的行驶平顺性以及声学性能的改进,除了需要花费精力对组成系统的单个零件进行细致的分析设计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对整个悬架系统以及组成系统的零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
2015年“互联网+”提升为国家战略,中国的电视媒体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本文立足于“互联网+”时代背景,对中国电视媒体的危机进行分析梳理,以期从理论层面帮助中国
基于SEIR模型,应用MATLAB仿真软件,研究自媒体网络舆情的传播扩散过程,其后加入主流媒体的干预影响传播变量,再与无干预情况下传播过程进行比较,分析主流媒体在不同阶段对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