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化的精英意识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su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舍之所以成其为老舍,不仅是因为他具备现代文坛大师们在文化转型期间的共性,更重要的是他具备其他大师所没有的特质。这种特质不仅是我们理解其小说文本的钥匙,更是我们研究其文学心理的密码。平民化的精英意识,正是老舍不同于其他大师的生存特质与文学密码。笔者试从这一角度出发,对老舍的精神历程及其理想人物展开论述,以期对老舍研究作出补充。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从精神历程出发,指出老舍平民意识与精英意识的双重定位,以及这种精神炼狱在理想人物上的投影。与生俱来的贫民身份,平民化的教育历程,平民化的人格理想和审美观念决定了老舍平民化的心理定位,这种平民定位决定了他平民化的文学思维和表达方式;偶然的机缘,在文学上的勤奋和天赋却使他步入文化精英阶层,具有了被现实社会认定的精英定位。老舍小说的理想人物其实是其人生经历的折射和精神炼狱的投影,寄寓了老舍平民化的精英意识。第二章,主要剖析其小说文本中的理想人物,梳理平民化的精英意识随老舍的生存境遇产生的流变。第一阶段以“英伦三篇”为例,寄寓在“二李”身上的实干意识,与老舍独处英伦,渴慕西方文化的境遇有关;第二阶段,主要以《猫城记》与《离婚》为例,小蝎与大鹰,老李与丁二爷等矛盾体形象隐含了老舍三十年代对现实境遇的失望和愤怒;第三阶段以《四世同堂》与《鼓书艺人》为例,瑞宣和钱默吟经过精神裂变成长为民族精英,说明经过民族战争的洗礼,老舍的文化意识与国家观念得到了释放和升华。孟良的形象则寄寓了老舍对民主意识的渴求。第三章,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辨证地讨论其理想人物形象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平民化的精英意识赋予人物形象二重性或多重性的价值观照,使其人物形象展示出丰富的人性内涵。并采用了独特的创作手法:一、注重心理铺叙,长于思辨;二、悲剧意识与传奇色彩并存。但平民化的精英意识既给了老舍观照文化的独特视角,也造成了其文化思想与艺术成就上的某些偏颇与不足。笔者以学潮与政治为例,讨论了老舍被误读的深层原由。
其他文献
中央工业试验所是民国时期全国最大的工业研究试验机构。依据大量的档案材料 ,从中央工业试验所的筹设经过、内部机构设置、组织沿革、办所宗旨、工作范围、重要的科研活动 ,
藏族广泛分布在我国高原高寒地带,主要包括西藏、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是我国极具特色的民族之一。由其创造的藏式建筑是我国宝贵的传统建筑文化之一。在我国列入“世界自
城市的发展在于杨弃的继承,这是一个历史文化、人文习俗、地域特性沉淀的过程。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设计的原则,其次,透过城市设计的角度分析建筑地域性的表现,其中,地域性不
本文通过比较海德格尔、夏皮罗、詹姆逊与德里达对梵.高的名画《鞋》的分析,揭示了当代美学对艺术真理性问题的思考,让海德格尔所代表的现象学的方法,和夏皮罗所代表的表现主
本文首先对内外资银行向上海聚集的现象作了一个总体性的描述,然后分析了国内银行向上海集中的经济动因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其中的作用,其次又以计量分析的方法寻找影响外国
制度伦理具有制度伦理化与伦理制度化双重涵义。制度伦理化是指制度本身所蕴含的伦理追求和道德价值理想,强调制度的合伦理性与合道德性;伦理制度化是指人们把一定社会的伦理
文艺美学的中心问题在于审美经验。审美经验是一个极具弹性的概念,审美经验的这一特点使之与日常经验之间的界限不甚清晰,通常人们将那些有利于生命活动、使人感到满足和满意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育界许多有识之士将目光投向课堂。课堂是师生共同体验生命历程的场所,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语文本色课堂导学
弗莱彻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神学家、伦理学家,是生命伦理学的奠基人和先驱者。在其一生中,他的思想共经历了两个阶段:信仰基督教的教条主义者阶段和对于一切真假持谦恭态度的
本研究在探讨湖南省民办中学教师心理契约结构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的人口学变量对心理契约及其破裂的影响,考察了心理契约类型、心理契约破裂、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