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穿高跟鞋,可以改变女性的走路姿态,使行走起来更轻盈。但是,长期穿高跟鞋将对女性足部健康带来一定的损害,会使女性经常感到足部或下肢的肌肉的酸痛。同时,随着鞋跟高度的增长,将对脊柱的承受力位置产生改变,使腰骶关节产生病变等。虽然穿高跟鞋会给女性带来许多不适合的足部疾病,但是由于女性爱美的原因、工作的需要,以及表演艺术的要求,仍然有不少的女性喜欢选择穿高跟鞋。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女性穿不同高度鞋跟行走中步态分析,为指导青年女性和艺术表演女性根据自己的身高和足部的大小,合理选择适宜高度的鞋类和运动时间,并为引起女性关注和保护自己足部健康,提出科学的建议。研究意义:通过对青年女性穿不同高度鞋跟的测试,探讨鞋跟高度变化对女性下肢关节和肌肉影响。同时,测试女性穿不同高度鞋跟在运动跑台上连续运动,引起下肢关节和肌肉损伤以及疲劳特征的评定。研究方法:本研究运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通过对12名山东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表演专业的学生,通过穿不同高度的鞋跟分别在平地和跑台进行测试,并应用三维摄像技术和德国SIMI motion录像分析系统,以及表面肌电和足底压力测试分析系统,对女性在平地行走中和运动跑台上连续运动过程进行测试与分析。研究结果:在平地行走中,裸足和平底鞋的步长最长,当鞋跟高度增高到3-6cm时,行走的步长则随着鞋跟高度增高而减少,步长周期也随着鞋跟高度的增高而减少。在裸足和穿平底鞋行走时,重心起伏变化最小,重心稳定性也相对较高。随着鞋跟高度的增高,在行走中身体重心起伏变化凸显,重心稳定性效果较差,因此,选择平底鞋行走重心最为平稳;女性穿不同高度鞋跟足底压力测试可见,当鞋跟高度增高为13cm时,足部受力主要集中在:M1、M2、M3区域,鞋跟高度过高,是造成足部的损伤的原因之一;在对女性平地行走过程中,对下肢8块肌肉的测试发现,在肌电频域指标中,活动频率最为活跃的肌肉为腓肠肌、比目鱼肌。通过对实验对象在运动跑台上穿不同高度鞋跟连续行走测试发现,在穿平底鞋和6cm高度鞋跟时,肌电MF参数变化十分相近,但随着鞋跟高度的不断增高,股二头肌的MF变化频率开始增大变化,其变化幅度要高于其它高度鞋跟的参数。在整个连续行走过程中,股二头肌肌肉变化整体较为平稳,特别是在连续运动的后期,始终保持均匀、平稳的变化特征,未出现信号衰减现象。而当鞋跟增高和运动时间的延长,股二头肌MF参数变化频率,疲劳衰减速度加快。股四头肌MF肌电信号,随鞋跟高度和运动时间的变化,疲劳衰减特征并不是很明显,MF信号整体变化幅度不大。腓肠肌的MF肌电参数,在穿平底鞋跟的MF变化平稳,但是,鞋跟高度的增高,运动时间的延长,腓肠肌的MF参数急剧上升,一直保持最高的变化幅度。腓肠肌AEMG参数,在运动开始阶段变化平稳,比目鱼肌的肌电参数,在穿平底鞋连续运动中,频域指标MF变化随着采样时间呈单调递增变化。鞋跟高度增高,MF肌电参数呈单调递减变化。研究结论:在运动学参数中,在穿平底鞋连续运动中,左、右髋关节角度、膝关节、踝关节角度疲劳前后对比差异显著,连续运动后,对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变化角度和速度有一定的影响。髋关节角度在6cm、13cm时高度鞋子时连续运动中,前后疲劳比较变化并不明显。这表明,鞋跟高度增高,对髋关节角度变化和速度影响较少。但是当鞋跟高度增高到6cm、13cm时,膝关节、踝关节角度随着运动时间的增长,膝关节角度开始由大变小,同时连续运动前后关节的运动速度开始下降,这说明连续运动前后对比看出,对膝、踝关节的角度变化和速度有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