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胃肠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及肿瘤的不断生长继而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腹痛的症状等,进一步加重可导致全身性的改变。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位居第四位。大肠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世界第三位。其发病率以北美、大洋洲最高,亚非拉国家较低,仅在欧洲,2002年就有超过37万人发生该病,占全部癌症的12%,大约20万人死于此病。在中国,我国结直肠癌发病年龄较欧美提前大约10年以上;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近年来其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1.3倍。大肠癌目前正在快速的发展,在一些大中型城市中尤为严重。结肠癌是多基因参与,多步骤,多分子事件叠加的复杂过程。内因及外因不断的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导致肿瘤的发生。外因基本上是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源性因素,内因为基因的不稳定性,来源于遗传的和获得性两方面,包括细胞微环境不稳定、染色体及相关微卫星不稳定。从最早发现的与腺瘤发生的及抑癌基因在APC基因和C-myc基因开始,大量腺瘤相关基因在瘤发展到结直肠癌的长期过程中不断的被发现,。最早发现的与腺瘤早期发生相关的是APC基因和C-myc基因。事件。癌变除发生于腺瘤外,也可发生于平坦黏膜,参与到这一增生过程当中的分子事件可以归纳为2类,即起显性作用的原癌基因与起隐形作用的抑癌基因。①显性作用的原癌基因:一般为正调节因子,与细胞的正常生长有关。癌基因激活的一个重要机制为基因突变。c-myc基因:对调控正常的细胞增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一些生长快速的细胞中可见其高表达。是一种反式作用因子,发生在腺瘤前阶段,定位于8q24区段。Ras基因:在<1cm结直肠腺瘤中,检测到Ras基因家族点突变发生率约为10%,>1cm结直肠腺瘤中,检测到Ras基因家族点突变发生率约为50%,且随着不典型增生的严重程度的增加其突变率也有所增高,因此此基因突变率可以用来监测腺瘤是否会发生恶变。其突变率的高低也可以用来推测肿瘤的愈后情况。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在33%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粪便中寻及到突变的ras基因片段。这可以作为一种分子诊断的工具。②隐性作用的抑癌基因:抑癌基因是一种负向调节因子,两个等位基因都存在突变时其功能及表型出现改变,细胞的增生出现紊乱,细胞分化出现异常,继而导致癌变出现。仅单一的等位基因突变时其功能及表型不会出现上述的改变。APC基因:APC基因位于5q21。最早是在FAP中发现的,FAP即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其是一种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PC表达的蛋白产物对维持正常的肠上皮细胞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基因缺失亦可出现在散发的结直肠癌患者当中。MCC(mutated in colorectal cancer)基因的突变:MCC基因也位于5q2l,于1991年由Voglstein发现。与APC基因位点接近。MCC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其基因突变常见于散发结直肠癌。其突变发生率约为35%-45%。G-C碱基上的突变较为常见。有研究表明,MCC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速度,以及肿瘤细胞集落形成。DCC(deleted in colorectal cancer)基因缺失或突变:DCC基因位于18q21,超过70kD。DCC功能的丢失,可致细胞间接触能力下降、粘附能力差,可导致癌细胞去分化及转移。p53基因:它是到目前为止,研究得最多的1个抑癌基因,其与各种不同种类肿瘤相关。人p53基因位于17p13.1,分子量为53kD。75%结肠癌可出现17q杂合性丢失和或点突变,而在腺瘤中约有10%出现此情况。P53基因突变可出现在多种肿瘤中,如结直肠癌、肺癌、食道癌等。在结直肠癌中约半数以上的P53点突变涉及到175、248、273密码子。其LOH多发生在肿瘤晚期。基因多态性研究目前正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其可以从基因水平阐述为什么同一疾病在同一人群中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同一人群患同一疾病的易感性不同,为什么同一药物在同一人群中的治疗效果不同等等问题。其作用是阐明基因与表型之间的关系。ERCC1是DNA损伤修复基因,是核苷酸切除修复(NER)途径的限速酶,NER是DNA修复通路之一。NER可以识别修复紫外线损伤的及化学药物损伤的DNA双链螺旋结构。NER通过解开受损部分DNA的双螺旋结构,切除受损部分,重新合成受损部分使其链接于未受损的DNA结构上。ERCC1基因位于人类第19号染色体q13.2-q13.3上,全长约为15kb。XPF基因位于人类第16号染色体p13.12上,全长约为28.2kb,由11个外显子所组成,核苷酸切除修复过程需要XPF的参与。ERCC l与XPF (DNA修复酶缺乏互补基因F)在核苷酸切除修复途径中,其表达的产物紧密结合形成异二聚体,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可以识别损伤部位,切除DNA的5’端部分,并将重新合成的DNA双链链接于未受损的部分。在此过程中,这种异二聚体还可以起到调节切除修复速度的作用。目的:本课题针对中国人群,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我国大肠癌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并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传统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相结合,从分子水平研究ERCC1与XPF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易感性的关系,以及基因与吸烟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为制订大肠癌的综合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204例大肠癌患者,年龄在37-78岁范围;同时选取204例体检中心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年龄在32-67岁间。所有参与者均获取知情同意并签字。对ERCC1与XPF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患病风险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对吸烟与其易感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在纳入204例大肠癌患者中,其平均年龄为56.28±13.70岁,年龄范围在37-78岁,少于60岁患者占人数的58.82%,其中男性患者79例,女性患者125例;健康对照组人数为204例,平均年龄是55.83±16.35岁,年龄范围在32-67岁,其中男性79例,女性125例。直肠癌与患者的吸烟史有着密切的相关性(OR=1.54,95%CI=1.003-2.37),但与饮酒史则无此统计学差异。2. ERCC1rs3212986, rs2298881和rs11615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遗传平衡定律(P>0.05),其三种SNP中的MAF与NCBI中的dbSNP数据库中所描述的普通中国人特征类似,并且三种SNP的MAF均大于10%。3. XPF rs6498486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遗传平衡定律(P>0.05),其其SNP中的MAF与NCBI中的dbSNP数据库中所描述的普通中国人特征类似,并且其SNP的MAF均大于10%。4.分析发现ERCC1rs3212986与GG基因型比较,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大肠癌发病风险略微增高(95%CIs为1.93(0.96-3.94)与1.49(0.95-2.13),ERCC1rs11615TT和T等位基因大肠癌发病风险一些增高(95%CIs为1.59(0.96-2.98)和142(0.97-2.26)。5. XPF的rs2276466和rs6498486与大肠癌发病风险无相关性。6.对rs3212986和rs11615多态性与大肠癌患者的吸烟史进行分析发现,rs3212986TT基因型的大肠癌患者吸烟情况与疾病风险更为密切(OR=4.09,95%CI=1.35-13.28)。rs3212986基因型的患者吸烟情况与疾病风险有着显著的相关性(P=0.02)。而rs11615则无此情况。结论:在中国人群中ERCC1rs3212986和rs11615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发病风险有相关性,rs3212986与吸烟史人群的相关性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