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手术技术、供肝保存方法和围手术期处理水平的提高,我国肝移植的疗效和生存率在近十余年内得到大幅度提高。国内肝移植1年生存率达到78.5%,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出现了一大批长期存活的移植受者,这使我们把关注重点从提高手术成功率及近期存活率,转向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及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对影响肝移植受者早期死亡的原因及危险因素研究较多,但国内对移植受者的长期生存情况和影响长期生存率的因素研究很少。
目的:分析该院2003年10月至2007年6月因良性终末期肝病行肝移植手术,且生存期大于1年的221例移植受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旨在了解此类患者术后中远期的生存情况和导致中远期生存率下降的原因,以期进一步提高肝移植的中远期生存率。
方法:1.选取2003年10月至2007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良性终末期肝病受者,以存活超过1年为入选标准。随访截止时间为2008年6月,共有221人存活超过1年。其中男189例,女32例,平均年龄48.1岁(26-70),移植指征分别为:乙肝后肝硬化101例,慢性重型肝炎65例,酒精性肝硬化18例,其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5例,肝脏良性肿瘤5例,急性肝功能衰竭4例,多囊肝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4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3例,布—加综合征2例,Wilsons病1例,肝脏炎性肉芽肿1例。2.选取包括受者术前变量、供者变量、手术变量和受者术后变量共26个可能影响患者长期存活的危险因素,即性别,年龄,肝移植指征,肝功能Child分级,UNOS分级,术前PT,术前肝肾综合征,术前感染,ABO血型,移植物脂肪变,冷缺血时间,无肝期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肝移植术后糖尿病,术后高血压,术后高血脂,术后心血管疾病,术后肾功能不全,术后感染部位,术后感染类型,动脉并发症,胆道并发症,HBV复发/再感染,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类型。3.对26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采用Log—Rank法进行生存率检验,所有P值小于0.10的单变量进入下一步的Cox回归分析,最后筛选出影响肝移植受者长期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1.随访时间截止于2008年6月,有6人在术后1年后失访,失访率为2.7%(6/221)。平均随访时间为36.4±6.9月(12-56月)。有28人在术后1年后死亡,平均死亡时间32.5±8.4月(12-52月)。死亡原因分别为:感染39.3%(11/28)、胆道并发症28.6%(8/28)、HBV复发/再感染10.7%(3/28)、心脑血管并发症7.1%(2/28)、慢性排斥反应7.1%(2/28)、肾功能衰竭3.6%(1/28)、肝动脉栓塞3.6%(1/28)。2.对26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发现11个变量的P<0.10。它们分别为:年龄(P=0.003),Child分级(P=0.080),UNOS分级(P=0.080),术前PT(P=0.021),术前感染(P=0.087),ABO血型(P=0.019),冷缺血时间(P=0.000),术后感染部位(P=0.008),术后感染类型(P=0.002),动脉并发症(P=0.002),胆道并发症(P=0.018)。3.Cox回归分析结果:最终保留在方程内的协变量为年龄(OR=3.325,P=0.009),ABO血型(OR=3.206,P=0.015),冷缺血时间(OR=3.001,P=0.000),术后感染部位(OR=1.665,P=0.007)和胆道并发症(OR=2.655,P=0.004)。提示这5个变量均为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肝移植术后中远期死亡原因主要为感染、胆道并发症和HBV复发/再感染。影响受者中远期存活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y),ABO血型(血型不符),冷缺血时间(>12h),术后感染部位(肺部感染)和胆道并发症(移植肝胆管弥漫性狭窄)。术前对高龄患者的入选标准进行严格筛选,选择ABO血型相同或相符的供者,减少供肝的冷缺血时间,积极防治术后感染和胆道并发症,将有利于受者术后的中远期存活。